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行走自贸区】沙坪坝区推动中欧班列(重庆)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日讯(记者 贾佳)重庆自贸区沙坪坝板块是中欧班列(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起始站两大国家战略通道发源地,随着中央赋予重庆新使命和新任务,沙坪坝区全力推动重庆自贸区加快改革创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重庆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重庆沙坪坝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在开放平台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果:

攻坚克难,推动中欧班列(重庆)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重庆市沙坪坝区商务委副主任邱勇在会上表示,沙坪坝区用好自贸区赋予的国际行邮、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医药口岸等政策红利,实现了中欧班列(重庆)首次回程运邮测试、中欧班列首次药品规模化进口、白俄罗斯乳制品专业常态化开行,进一步丰富了去回程货源,中欧班列(重庆)开行的班次和货值有明显提升。今年1-6月中欧班列(重庆)已开行870班,历年累计开行5463班,贯穿境外多个物流节点。

从无到有,推动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据了解,在自贸区政策支持下,沙坪坝区大胆创新,率先同广西北部湾、民生轮船、中外运合作,共同组建了南向通道运营平台,通过自有资金、自找货源的方式,于重庆自贸区挂牌当月开通了测试班列,与西向中欧班列(重庆)在枢纽园区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了“一带一路”经西部地区的完整闭环。国家发改委出台专项规划,西部12省市区先后加入合作机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邱勇表示,今年1-7月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班列达到500班,历年累计开行2080班,与广西北部湾、民生轮船、中外运合作,共同组建了南向通道运营平台,与西向“渝新欧”通道在沙坪坝区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实现无缝衔接,形成了“一带一路”经西部地区的完整闭环。

由点及面,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体系。邱勇表示,除了打通两条主通道外,沙坪坝区还着力推动网络建设,初步形成了东向“渝甬”、西向“中欧班列(重庆)”、南向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北向“渝满俄”覆盖全球的国际运输通道网络。同时,沙坪坝区加快货物集散中心建设,目前已在德国杜伊斯堡、新加坡、香港、越南建立货物集散中心,初步形成了依靠欧盟、辐射东盟、补位东部、带动西部的开放格局,金融结算、服务贸易等各类功能资源要素也在加快向自贸区汇集。今年1-7月渝甬班列开行174班列,历年累计开行424班列。同时相继开行越南、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等铁路定制班列。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