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行走自贸区】重庆自贸区进出口额占渝外贸总量70%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政策项目“双清单”管理,在高质量发展转型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飞机融资租赁、全球维修、汽车平行进口等新业态发展,推动集成电路、商贸物流、大数据、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等新兴产业集聚。

重庆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8平方公里,涵盖两江、西永、果园港三个片区,涉及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西永综保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开放平台以及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渝北等7个中心城区部分区域。

通过三年多的建设,商贸物流、大数据、文旅健康三大产业在自贸区内占比达到8成。截至2020年7月底,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43222户,注册资本总额5167.62亿元人民币,占全市比重15.2%。引进项目3037个,签订合同(协议)总额9533.00亿元人民币。

德国埃马克机床、德国博世创新中心、奥特斯IC载板、紫光芯片、万国数据、SK海力士二期和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落地。三年多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以占全市1/700的土地面积,集聚了超过全市1/4的进出口企业,创造了全市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吸引了全市47.5%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重庆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改革开放新高地作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主体,减少限制性措施,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率先推动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复销,进出口保持平稳,外资项目陆续顺利落地,成为稳外贸稳外资“压舱石”。

今年1—6月,重庆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2030.5亿元人民币,逆势上扬9.6个百分点,快于全市外贸增速6.1个百分点。奥特斯科技、怡和集团等跨国公司纷纷增资扩产,新增外资注册资本金7.11亿美元,同比增长3.8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