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行走自贸区】四大环境造就南京片区 一年新增企业1.3万多家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去年8月30日,江苏自贸试验区揭牌。南京片区实施范围39.5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范围内,重点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揭牌一年来,南京片区新增企业1.3万余家,区域“增长极”效应初步显现。

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介绍,片区能够在短期内集聚这么多企业,其中不乏有很多优质企业,主要得益于南京片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具体为以下四个方面:

“政策环境”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市级权限能够下放的全部下放给南京片区,探索“负面清单”模式进行管理。省政府赋予江苏自贸试验区第一批273项省级管理权限中,南京片区承接省级赋权221项。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审批“2330”改革,推广建设项目“信用+承诺”审批、拿地即开工模式,全国首创零售药店行业“一业一证”模式,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缩减97%。

“产业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扶持条件

片区拥有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全球IPv6测试中心、可信数据协同平台等18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和创新技术支持。集聚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中欧创新中心等八大重点创新平台,建立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接力式孵化与培育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人才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大力实施“创业江北”人才计划,形成了覆盖“人才引进、培育、留用、配套”各个环节,从塔尖到塔基的“人才金字塔”政策支撑体系。出台外国人来华工作五项便利化举措,已引育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中外院士56人、科技顶尖专家35名、创新型企业家78名。

“法治环境”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

落地全国首个法治园区,集聚商事、海事、环境资源等高端优质法律资源。引进知识产权法庭、知识产权仲裁院、维权援助中心等机构,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链条。目前已有泰和泰、上海光明律所等多家全国优秀律所落户设立南京分所,江苏自贸区内首家境外律师事务所庆辰法律事务所在片区设立代表处,多家国际知名律所组建了华讯国际知识产权与涉外法律服务平台。

林其坤表示,下一步,南京片区将坚定不移走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改革路子,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落细落实各项创新举措,在制度创新上加快步伐,在产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在开放合作上主动出击,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全力推动南京片区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