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新基建 如雨后春笋加速布局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国家发改委给出了定义,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涉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七大领域。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为传统产业植入“智能因子”、瞄准智能产业“风口”打造新的增长点。在充足的“阳光雨露”浇灌下,新基建布局犹如雨后春笋,出现在重庆大地上。

东西丢了不用怕 AI视觉智能监控技术帮你找回来

逛街时丢了东西,别怕,AI视觉智能监控技术能帮你找回来。

近日,位于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博拉网络推出了一项AI视觉智能监控技术。该技术具备遗留物检测识别功能,能够通过监控智能识别遗留物自动发出警报。

“如果市民在监控区域内遗落物品,那么后台系统将进行识别并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市民拿回。”博拉网络负责人表示,该功能不但针对购物中心、景区、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合,还可以针对化工厂、加油站等高危区域,识别潜在隐患并发出警报。

2020-09-08-004-269826-1

▲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坪坝村向家坝,一体化监测系统显示着辖区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记者 张锦辉 汤艳娟 摄/视觉重庆

AI视觉智能监控技术不止这一项功能,它还具有服饰识别、高空抛物识别、区域入侵识别、烟雾火灾报警识别、人群聚集识别等功能,可在多领域发挥作用。

博拉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AI应用主要集中在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消费领域以及公共安全领域,在实际领域细分市场中应用得还不够。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大有可为。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重庆对其非常重视。今年6月,重庆发布《重庆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我市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为产品和设备办“身份证” 重庆要做全国工业互联网“神经枢纽”

累计解析量达1678万次,日均解析量29.1万次,接入企业节点223家……

这是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在重庆运行2年多以来交出的成绩单。

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运营中心主任李琦琦介绍,标识解析体系,是支撑工业万物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也是工业互联网安全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

标识为企业每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等赋予唯一的“身份证”,通过对标识的解析,可以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2020-09-08-004-269826-2

▲沙坪坝区新世纪百货梨树湾店,市民通过人脸识别“刷脸支付”。通讯员 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在此体系中,国家顶级节点是整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核心环节。作为我国5个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布局城市之一,国家顶级节点(重庆)于2018年12月1日在两江新区上线运行。

截至今年8月15日,国家顶级节点(重庆)累计标识注册量为3800万,8月上半月的标识解析量增长率全国排名第一。

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是重庆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的亮点,也是重庆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2019年8月,重庆发布《重庆市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将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发展格局,培育3-5个国家级服务平台,建成20个以上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业平台。

每隔五十公里就有个充电站 电动车可一路开到湖北

随着电动汽车逐步被大众接受,重庆充电设施建设正大踏步前进。

“半小时就能充到80%,充满后能跑300多公里。一次充电只要30多元,比用汽油省了80元。”8月28日,市民付小川在石渝高速双河口服务区充电站充电时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2020-09-08-004-269826-4

双河口服务区充电站,是石渝高速经包茂高速往渝东南的第一个充电站,这条线原来规划了12个充电站,从主城覆盖到武隆。今年,这条高速线路上又确定新建14个充电站,到时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沿线每隔50公里,就有一处充电站,电动汽车可一路开到湖北。

市能源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已建成“一环十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渝蓉、渝广、张南、银百高速等国家重要运输通道70%以上站点,辐射范围西部第一。

随着全市高速沿线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期”。目前,重庆38个区县均已布局充电设施,主城区火车站、文体场馆、4A景区、独立停车场等大部分公共区域也配建有充电设施,实现主城区平均充电服务半径1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72家,累计投资约6亿元,建成充电站1576个、公(专)用充电桩17000余台,同比增长45.67%。全市已建成公用快充桩5799台,提前两年完成市政府4000台建设目标。

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年重庆力争建设公用和专用充电设施7700台;2021-2022年力争在全市建设公用和专用充电设施12000台;到2022年形成车桩相随、适度超前、智能高效、全面覆盖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

云计算有了“主战场” 十大数据中心可容纳百万台服务器

今年7月,两江新区水土园区传来好消息——位于园区的中国电信两江腾龙数据中心(二期)正式投产,目前已有重庆市医保局、重庆市烟草局、字节跳动等客户入驻。

2020-09-08-004-269826-3

▲紫光集团重庆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在近千平方米的创新体验中心,“智能安防+AI”等项目在此一一呈现。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中心IDC机房设备采用国际进口一线品牌,并采用冷池模块模式建设,提供多个物理隔离的DC包房环境,供电保障为双回路、双路由、双路市电接入,既节能安全、稳定可靠,又绿色环保。

两江腾龙数据中心(二期)于2019年6月开工,投资13亿元。预计2020年底,腾龙控股集团在两江新区合计投资超20亿元,可承载运营10万余台服务器。2019年6月完成交付的中国电信两江腾龙数据中心(一期),则是为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数据中心。

两江新区水土园区,是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所在地,也是重庆发展云计算产业的“主战场”。

为加快推进重庆云计算产业发展,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重庆市软件服务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实施“水土云扬”等工程。

两江新区云计算产业园数据中心区域约1.25平方公里,已汇聚了腾讯、浪潮、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两江云计算、重庆有线、腾龙、万国、远洋等10大数据中心,设计总容量9.6万个机柜,可容纳服务器超100万台。初步测算,9.6万个机柜建成、满载后,年产值将达500亿元。

bd63ce2cda5a946513b4644d92a9e3e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