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行走自贸区】浙江自贸区架起通关监管一链条 上半年外贸增速居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记者 杨淼)今年上半年,得益于浙江自贸区在推进口岸通关监管集成改革,优化提升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浙江自贸区跨境贸易多项指标逆势增长。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浙江自贸区云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上半年,虽有疫情影响,但浙江自贸区实现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618亿元,同比增长116%,外贸增速名列全国18个自贸区首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三年来,浙江自贸区积极建设“数字口岸”,优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首创无纸全流程通关,创建大数据平台。期间,率先创新船舶通关“一单多报”,时间从16小时减少至2小时;消纸质单证97种,实现船舶进出境等全流程无纸化通关,从原先至少跑14次减少到最多跑1次;初步建成覆盖跨境贸易管理全过程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江海联运中心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从通关监管来看,浙江自贸区首推船舶通关一体化,申报过程由原来1小时减少到最短5分钟,录入数据项由338项压缩至57项;推动跨部门协同执法,率先搭建统一共享的海关、海事、边检联合登临工作平台,将过去分头查验至少3次数小时减至1次1小时。

据介绍,浙江自贸区在精准服务上致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在口岸开放、海事产业、惠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提升举措。例如,省市口岸8部门打破逐级审批,并联办理;推动海关总署对进口铁矿砂检验监管方式进行优化;全国首创在单一锚位对一艘国际航行船舶提供整套海事服务;出台减免货物港务费、降低锚地受油船舶引航费政策文件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