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行走自贸区】南沙自贸片区五周年:探索打造数字贸易特区 推动贸易创新再升级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王启慧)今年是南沙自贸片区挂牌5周年。五年来,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自贸试验区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广东自贸区云座谈会上,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潘玉璋介绍,2014至2019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由1026亿元提高至1683亿元,年均增长10.4%。

未来,如何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机遇,推动南沙自贸片区建设上新台阶?潘玉璋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南沙将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为契机,紧紧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机遇,打造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对接联动的先行区,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六个“自由便利”。

加大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力度。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非禁即入”原则,探索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继续深入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探索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探索建立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与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相适应的过程监管体系。

提升贸易自由便利化程度。加快推动保税港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探索建设特殊综保区。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创新举措,探索最大程度简化入区货物海关监管手续。提升国际贸易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能力,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和风险预测预警,加快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强化金融改革创新内核。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进自由贸易账户体系下的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业务落地。探索建立适应高水平跨境投融资需求的结算、外债管理等金融业务创新,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及工具。

深化人才高地建设思路。推动人才流动自由便利。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更加开放的人才集聚和停居留政策,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更加开放便利的人才环境和更健全的人才服务管理制度,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特区。

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和航运制度,提升运输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建设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转运集疏体系,提升国际海事航运服务能力,加快航运中心信息平台、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建设。

扩大数据领域开放。借鉴海南自由贸易港数据领域开放举措,探索打造数字贸易特区,推动贸易创新及产业升级,试点开展跨境数据库服务,探索高水平跨境数据流动开放体系,将南沙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贸易中心及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策源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