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达55.6万亿元 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态势好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28日从银保监会了解到,截至2020年6月末,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55.6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8.7%,成为中国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介绍,近年来银保监会出台一系列公司治理监管制度文件,着力化解部分风险机构公司治理历史痼疾,全面规范各治理主体行为,多措并举引导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在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下,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具体来看,这些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公司治理架构逐步健全。股份制银行已普遍修订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确保党组织真正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已初步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公司治理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相互制衡监督。大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成功上市,建立较完备的信息披露和市场化监督体系。

股权结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在持续发挥国有资本作用的同时,股份制银行也注重调动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性,构建多元股权结构体系。目前股份制银行中,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控股的机构,有大型国有企业或金融企业控股的机构,也有国有股权和民营股权相对分散均衡的机构,还有以民营资本为主要股东的机构,为探索不同公司治理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

经营发展模式不断优化。股份制银行日益注重通过优化公司战略规划,实现回归本源、专注主业、防范风险。总体看,股份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通道类业务规模持续下降,净值化理财产品占比提升,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得到重视和运用。高质量发展已逐渐成为股份制银行的普遍共识和选择。

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股份制银行基本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相互制约的前中后台“三道防线”运行模式趋于形成,初步实现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型。通过加大存量风险处置和有效补充资本,股份制银行风险抵御能力显著提升。近两年来,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金额近1.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保持在1.63%左右,以内源和外源等多种方式累计补充资本约1万亿元,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周亮表示,股份制银行要紧紧抓住完善公司治理这个“牛鼻子”,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