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要闻)20200101 > 正文

【行走自贸区】宜昌综保区年内可封关运营 预计实现年进出口额12.8亿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日讯(记者 贾佳)9月1日,“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湖北自贸区云座谈会成功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宜昌自贸片区自挂牌以来,新增企业8000余家,以全市0.13%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市近21%的新增企业。特别是去年,世界500强企业百事可乐年产50万吨的百事系列饮料项目落户宜昌片区,成为百事中国在亚太地区产能最大、设备最先进、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基地。

目前,宜昌片区聚集了人福药业、安琪生物等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主导产业中形成了5个全球第一、4个亚洲第一、3个全国第一的行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和一批国内领先企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宜昌综合保税区、宜昌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先后获批,为宜昌自贸片区进一步深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相关负责人表示,宜昌综保区年内即可封关运营,目前已经进驻项目22个,涵盖保税加工、保税贸易、保税研发以及跨境电商等各领域,在谈和跟踪项目45个,实现了入驻一批、储备一批、在谈一批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奥马电子5G通讯材料项目本月已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年进出口额12.8亿元。

相关负责人称,宜昌综保区投入运营后,将实现平台功能“1+1>2”的效应。一是“三区叠加”:国家级高新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空间叠加、政策叠加、优势叠加,实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二是“区港联动”:宜昌综保区将充分发挥宜昌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翻坝运输体系等优势,与上游的秭归港、下游的云池港和白洋港等形成联动机制,实现高效协同发展。

此外,宜昌跨境电商产业园已经正式开园运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引进了50多家企业,并初步建立了涵盖直播、金融、物流等电商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当前,宜昌片区正按照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持续深化自贸区改革试验,努力打造三峡地区有序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区域性开放合作新高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