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德安发现距今4.36亿年前的盔甲鱼新属种

  记者4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此所研究人员在江西德安志留纪地层发现了盔甲鱼类的新属种,已命名为隆平德安鱼。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最近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系统古生物学杂志》。

  图为隆平德安鱼生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盖志琨介绍说,隆平德安鱼是一种非常小、头甲不足2厘米的无颌鱼类,生活在距今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研究团队通过对包括隆平德安鱼在内的67种盔甲鱼类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分析以及解剖学对比,建立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盔甲鱼类系统发育数据矩阵,并建立了基干盔甲鱼类新科——德安鱼科。

  在一件保存完好的脑颅化石上,研究人员辨认出了脑腔、神经、鳃囊、鼻囊、眼囊、耳囊等感觉器官,这说明隆平德安鱼具有纵长的中背孔、6对鳃囊以及鳃后区结构。

  盔甲鱼的中背孔即盔甲鱼的鼻孔,兼具嗅觉和呼吸两种功能。“此前纵向椭圆形中背孔一直被认为是所有真盔甲鱼类独有的衍征,纵长的狭缝状中背孔则是通过这种特征演化而来的。”盖志琨说,这是首次在基干盔甲鱼类群中发现纵长椭圆形中背孔,使盔甲鱼中背孔的演化研究变得更加复杂。纵向椭圆形中背孔可能代表了盔甲鱼类的原始特征。

  隆平德安鱼的鳃后区结构则为有颌类躯甲的起源提供了关键性线索。鳃后区是分布于盔甲鱼鳃区之后的一个向后开放的空腔,推测用于保护盔甲鱼的内脏等关键器官。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位于头甲后段的鳃后区是一些早期甲胄鱼类的共同祖征。(记者袁慧晶、温竞华)

(  责任编辑:陈沾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