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互联网+村医”慢病管理新模式

中国科研人员近日在国际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研究成果,展示了基于远程医疗、由乡村医生主导的房颤综合管理模式。该模式可显著降低项目开展地区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为全球医疗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提供慢病管理的解决方案。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明龙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会增加脑卒中乃至死亡等事件的发生风险。2019年起,他带领团队对扬州江都区的农村房颤患者启动了以宣教为主的房颤管理项目,但发现单纯依靠健康教育,效果有限。

为应对这一现状,陈明龙带领团队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远程医疗平台、依托房颤专家、由乡村医生为主导的新型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农村老人对房颤综合管理的依从性。

该远程医疗平台主要提供四方面内容,一是技术支撑,为村医提供实时专家咨询和远程会诊,帮助他们解决临床问题;二是教育资源,为村医提供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三是质量控制,监控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乡村医生遵循基于循证医学的诊疗指南;四是数据中心,通过建立患者数据存储库,支持更高效的患者追踪和管理。

陈明龙说,“通过该平台,村医能够获取与医院专家互动和远程会诊的渠道,以及包括培训课程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对慢性病的个性化、全方位治疗意识。这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也让农村地区患者与村医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夏鹏、朱筱、魏可欣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