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丨治“指尖之累”,强实干担当

新华社武汉9月10日电 题:治“指尖之累”,强实干担当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干部手机里有5个政务App、26个工作群,每天都要花时间打卡、学习;村里每个月做一次安全检查,需要去各个小餐馆、小作坊检查并拍照,上传到政务App或工作群……日前湖北一起“指尖打卡”形式主义典型问题被公开通报。一些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滋生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成为基层新负担。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形式主义出现了异化与变种,从“办公桌”走向“指尖”,从“纸质化”转向“数字化”。

“数字形式主义”“指尖之累”说到底是少数干部的政绩观出了问题,在懒政作风、怠政思维驱使下,把“转发”当作部署,把“收到”当成落实。在这样的歪风驱使下,有的为推进工作而设的网络群组、政务App,在实践中变了形、走了样。有的上级单位“微指令”不断传达、“微任务”不断下达,一些可有可无的统计、多此一举的打卡,对指导基层工作没多大帮助,却给基层的负担加了码。“指尖之累”已成为基层干部工作中的“卡点”“痛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要“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并对清理整合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严格建设管理、防止功能异化等作出明确要求。这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摆脱“指尖之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纠治“指尖之累”,出招要准,要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要从端正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入手,看准问题果断出手,重点清理各种工作群和政务App,切实整治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突出问题,给“指尖”松绑、减负,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纠治“指尖之累”,不仅要立行立改,更要着眼长远。各地应对照相关规定,通过制定“负面清单”、设立监测点、调整考核指标、加大检查力度等举措,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整治效果,防止“按下葫芦起了瓢”。

革除形式主义,常抓不懈,方能步步扭转;为“指尖”减负,落到细处,才会扎实见效。


(  责任编辑:王铎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