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更多人关注国粹,她们这样做!

新华社天津12月2日电(记者徐思钰)演员身着一袭黑衣,在舞台上悬空摇摆,但身体不见晃动,如同脚踩平衡车,舞台下传来阵阵叫好声。近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悦在舞台上表演的“鬼步”视频走红网络,不少网友拍案叫绝,中华戏曲再次“火出圈”。

这段视频是张悦演出《乌龙院》最后一折“活捉三郎”中出现的片段,讲述的情节是张悦扮演的女主人公阎惜娇去世后,鬼魂在去寻找情人张文远的路上。

“要高质量完成这出戏中的‘魂步’‘鬼步’,达到舞台效果,要求全身绝对平稳,演员得把花旦行当的脚下基本功做到极致。”张悦说,通过圆场以及旋风步、蝶步、蹉步、赶步、倒步等多种步法,才能表现出活灵活现的鬼魂状态,才能让观众更直观理解角色特性。

11.jpeg

近日,张悦在舞台上表演“鬼步”技艺。(受访者供图)

步法精妙,走出“平衡车”效果得益于勤学苦练。二十多年前,张悦在老师崔荣英的教导下苦练跷功,平时做饭、看电视都要踩着跷,尽可能提高难度考验自己。“只有台下突破身体极限的练习,才能在台上给观众呈现举重若轻的美感。”张悦说,“观众看戏时能看出来你是不是下真功夫了。”

近年来鲜少在舞台上看到这部戏的完整版,张悦想着不能让戏曲前辈凝练创造的传统技艺失传,便自己策划了这场演出。“一开始只想留下一个完整的名家合作的资料,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广,这么受观众欢迎。”她坦言,作为一名中年京剧演员,也是京剧舞台上的中坚力量,有责任将老一辈留下的精美技艺继承好、传下去。

张悦精湛的舞台表现也激励了不少青年戏曲演员,“张老师在舞台上这么稳健,与她练习基本功的刻苦勤奋分不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天津市京剧团青年演员刘小源感叹道。

如何传承经典,走好传统艺术的创新之路?刘小源作为青年从业者也在努力“破圈”探索中。

不久前,一部名为《家有河东狮》的京剧轻喜剧在天津市津湾小剧场上演,两场演出几乎满座,还受到不少年轻观众追捧。26岁的刘小源不仅是这部剧的主演,还是制作人。

面向现代观众的戏剧,内容创新是重点。“这部戏脱胎于《狮吼记》的故事,我们将经典传统的京剧程式和现代新颖的‘网络热梗’进行了‘嫁接’,想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刘小源说,剧本以青年人的视角解构传统故事,舞台上饱满悠扬的京剧唱腔融合趣味十足的当代喜剧元素,发出百年国粹的诠释新声。

12.jpeg

刘小源(右一)在舞台上表演《家有河东狮》。(受访者供图)

然而年轻人探索传统戏曲创新之路并非易事。刘小源坦言,在创排新编戏的过程中,担心出现老一辈演员认可度不高的质疑声。不久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的鼓励给了她前进的信心。

“这种尝试很好!你们这代人身负重担,既要保留老艺术,还得引领新市场。”听完这番话的刘小源内心十分触动,“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功力深厚的舞台绝活表演、立足经典创新编排形式……京剧舞台上活跃着越来越多“守正创新”的表演,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戏曲,走进剧场,领略国粹艺术。

“看到‘鬼步’这个片段时,我被惊艳到了。仅仅只是剧中的一个步伐,就能感受到演员的专业功底和她所塑造的人物灵魂,太神奇了!”“90后”观众张丹洋赞叹道。

“演出保留了京剧的韵味,剧里的现代元素又增加了娱乐性,融合得很好,期待还能再看到这样的演出。”“00后”小伙许桥雨看完《家有河东狮》的演出后意犹未尽。

“‘绝活儿’技艺的‘出圈’如果能让更多人了解京剧,了解戏曲,就太好了!”张悦一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刘小源也表示,希望“京剧不老”,继续走好青年一代的创新之路,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院,爱上这门传统艺术。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