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体验“家的主场” 满载收获与感动——中国台北队选手返台分享杭州亚运会难忘时光

31.jpg

这是10月8日拍摄的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外景。当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新华社台北10月9日电题:体验“家的主场” 满载收获与感动——中国台北队选手返台分享杭州亚运会难忘时光

新华社记者石龙洪、刘斐

“夺冠时刻太开心了,这枚金牌对我意义非凡”“欢呼声在场馆里久久回荡,留在我脑海里”“加油声是巨大的鼓励,我们感受到主场氛围”……杭州亚运会圆满落幕,中国台北队选手近日陆续返台,分享杭州亚运经历,尤其是一个个充满荣耀与感动的“高光”时刻。

中国台北代表团共派出520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亚运会,获得19金20银28铜,位列奖牌榜第六,金牌数追平最高纪录。优异的成绩令台湾同胞兴奋不已,不少人前往机场迎接选手凯旋。

不仅收获累累硕果,中国台北队选手们此次更享受到特殊的参赛体验,在开闭幕式和各项赛事现场都真切感受到“家的主场”氛围,体味了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多位选手返台后受访表示,此次参加亚运会“一辈子难忘”。

“观众热烈欢呼,让我非常震撼,有主场比赛感觉。”回忆夺冠时刻,男子三人篮球中国台北队选手林信宽仍感“难以置信”。

32.jpg

10月1日,中国台北队球员林信宽在比赛中上篮。当日,在杭州亚运会三人篮球项目男子U23金牌决赛中,中国台北队以18比16战胜卡塔尔队,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这项赛事金牌决战中,中国台北队18比16战胜卡塔尔队。赛后,《我的未来不是梦》歌声响彻全场,一片欢腾。完成“绝杀”的林信宽说,现场观众的鼓舞让他们拼到最后一刻。

“现场加油呐喊声不断,主持人控场也很到位,让我不会感到太紧张。”中国台北队选手刘懿萱说,非常感谢观众的强力支持。

刘懿萱第一次参加亚运会,一举夺得女子速度轮滑3000米接力赛金牌和1000米争先赛银牌。她说,比赛场馆和场地设施非常棒,轮滑时速度感和舒适度甚佳,助她高水平发挥。

33.jpg

10月1日,中国台北选手刘懿萱(前)在决赛中。中国台北选手李孟竹以1分38秒518的成绩夺得冠军,另一名中国台北选手刘懿萱获得亚军,韩国选手李叡林获得季军。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杭州亚运会赛场上,中国台北队选手奋力拼搏,大陆观众的掌声喝彩声不断响起,宝岛健儿感动落泪、鞠躬致谢。一个个感人的互动场景,成为海峡两岸同胞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

男子速度轮滑3000米接力赛决赛,上演戏剧性一幕:韩国队以为胜券在握而提前庆祝,结果被中国台北队以0.01秒“极限反超”。

完成“逆转胜”的黄玉霖说,当时内心并未想能否得金牌,而是告诉自己一定要拼到底、不要放弃。现场观众的加油和欢呼声非常热烈,至今仍不时回荡在他的脑海里。

34.jpg

10月2日,中国台北选手赖冠杰在颁奖仪式上落泪。当日,在杭州富阳银湖体育中心举行的杭州亚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比赛中,中国台北选手赖冠杰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单宇琦 摄

夺得男子1000米单人划艇金牌的赖冠杰,实现了中国台北队亚运会该项目零的突破。“我感受到观众的热情,夺冠的感觉太棒了。”他说。

“两岸饮食相近,语言相通,不存在适应问题。”赖冠杰到杭州后,立即投入训练。决赛时,在观众的助威声中,他在最后阶段由排名第四奋起直追,率先冲过终点。赖冠杰说,这枚金牌对自己意义非凡,将努力训练,争取站上巴黎奥运会赛场。

杭州亚运会一流的场馆设施、精细的组织服务,给中国台北队选手留下深刻印象。在刘懿萱看来,亚运村非常棒,既新颖又现代化,比赛生活都很方便。餐厅菜肴丰富,她品尝了各地美食,大饱口福。

“我还吃到台湾风味小吃,感受到家乡气息,非常温馨。”林信宽说,不论比赛场地还是亚运村,都很方便、舒适、专业,一点一滴的细致安排体现主办方的用心。

中国台北队选手黄君达夺得男子克柔术81公斤级比赛铜牌。他说,亚运村服务人员、志愿者得知他来自宝岛台湾,热情向他问好,在赛场内外都感受到大陆民众的真情善意。杭州的城市面貌也让黄君达耳目一新,“高楼林立、开放大气,建设很现代化、智能化,希望有机会再来杭州细细体验”。

杭州亚运会受到岛内舆论高度关注。赛场上,中国台北队获得大陆观众热情加油,成为台湾媒体报道的焦点之一。有媒体指出,杭州亚运会有惊奇、有感动,让人们看到两岸人民间的美好情感通过体育得到进一步交融,这是赛场外的另一收获。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