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优质电影供给提升农村文化质量

电影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方式,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影响力。让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相对偏远地区的群众看得上好电影,是一项收益广泛的惠民工程。

当前,我国形成了节目内容、技术设备、服务方式等全面升级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营体制从单一的国有发行公司转向股份制、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院线公司,探索出“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农村电影放映新模式,供片方式则从“我放你看”转向“你点我放”。优质的电影供给极大增强了农村观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5万余支放映队,52.3万个放映点,通过中心交易服务平台为农村提供影片的版权方306家,供应影片超过5000部,平均每周供应新片10部,城市影院票房过亿大片34部。《农村电影放映员手册》的出台,为全国形成统一规范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农村电影放映体系中,电影放映员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亲历了我国农村电影放映变迁,也见证了新时代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除了放映影片这道“主菜”,他们有的结合当地特点,精挑细选能够让农民开眼界、学技术的科教片,让知识、技术、政策飞入百姓家;有的一边放好电影,一边当起“普法宣传员”,引导乡亲们学法、守法、用法;有的成为乡亲们的贴心人,充当义务调解员;有的是“父子档”“夫妻档”,携手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他们不仅仅是放映机操作员,更是文化传播的信使,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了不少针对性措施:在人口密集的乡镇建设影院,创新农村公益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制和模式;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建设,把服务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培育和发展农村院线,促进新片大片进入农村市场……这些内容围绕一条主线:保证农民能看上电影,并且提升农民观看电影的质量。

农村电影放映服务如何在“十四五”期间上台阶?关键要在管理方式、数字化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农村电影放映管理方式,以标准化规范化促发展,进一步提升精准服务能力、信息聚合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其次,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牵引,从粗放型管理转向信息化治理,既节约成本,又最大程度实现基层服务全覆盖。再次,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放映队伍,给予一定的政策保障和倾斜,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进一步妥善解决乡镇(公社)老放映员的历史遗留问题。管理运作部门可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从政策解读、行业趋势、规章制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业务培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必定伴随着乡村文化的振兴。中国电影的最新发展成果也理应让广大农民充分共享。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创作更多农村题材电影,把新时代农民的奋斗形象留在银幕上,让充满希望的光影世界更好地装扮乡村夜空。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赵秋丽、龙军、冯帆、禹爱华、张勇、张锐、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潘伟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6日 07版)

(  作者:陆绍阳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