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巴西鲨鱼体内查出可卡因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巴西研究人员在渔民捕获的鲨鱼中检测到可卡因,呼吁政府关注毒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24日报道,研究人员解剖和检测了13条巴西尖吻鲨,这些鲨鱼是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期间从里约热内卢市附近海域随机打捞所获。

这是5月3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帕拉蒂湾拍摄的沿海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天聪摄

研究人员在12条鲨鱼的肌肉和肝脏组织中发现了可卡因和苯甲酰芽子碱,后者为可卡因主要代谢物之一;在另外一条鲨鱼体内检测出可卡因,没有检测到苯甲酰芽子碱。

奥斯瓦尔多·克鲁斯研究所等巴西研究机构研究人员说,上述情况表明非法毒品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相关研究报告刊载于15日出版的美国杂志《整体环境科学》。

研究人员推测,鲨鱼体内的可卡因及其代谢物可能来自经由排污系统进入海水的吸毒者排泄物,以及生产可卡因的地下作坊的排放物。

研究人员援引《联合国世界毒品报告》数据写道,过去几十年,全球可卡因消费呈指数级增长。截至2021年,全球约2200万可卡因吸食者中,约22%居住在南美洲,其中巴西吸食人数在该地区排名第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却不足,导致该国相当多可卡因进入海水。

由于巴西尖吻鲨通常在海岸附近游弋,它们更容易受到城市污染物的影响。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可卡因及其代谢物对巴西尖吻鲨的影响。但根据先前有关可卡因对斑马鱼和贻贝危害的研究,他们推测可卡因可能对巴西尖吻鲨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说,先前一些研究显示,可卡因可能损害动物的视觉和捕食能力。

由于过度捕捞,巴西尖吻鲨属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易危”物种。(欧飒)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