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传统节日的环保新尝试 泰国首推“数字水灯节”

新华社曼谷11月28日电(记者陈家宝)满月之下,接踵而至的水灯影像投射在穿行曼谷老城区的翁昂运河上。流淌了200多年的小河首次邂逅斑斓的虚拟水灯,漆黑河面顿如星河灿烂。

每年泰历岁末的满月夜,雨季结束,河床高涨,人们会将插上蜡烛和鲜花的小灯船放到河上,以感谢河神恩泽,祈求免于水患,让厄运随水而去。

51.jpeg

11月27日,在泰国曼谷,一名女子在湄南河旁准备放水灯。当日是泰国传统节日水灯节,泰国民众前往河流沿岸施放水灯,许愿祈福。新华社发(拉亨摄)

从前,为便于小灯船漂放,人们多以泡沫塑料制作小灯船的底座。而随着放灯数量逐年增加,大量水灯造成河道堵塞,进而导致环境污染。

今年,曼谷市政府推出“数字水灯节”活动,提倡漂放虚拟水灯,保护环境。27日晚间,夜幕还未降临,运河边就挤满埋头绘制数字水灯的民众。

与以往人们排长队、捧着沉甸甸的实体水灯、在蜡烛烟雾中等待放灯的情况不同,放灯者只需从举办方那里挑选喜好的水灯图纸,或现场涂色,或线上涂色,再将成图发送给工作人员投影到河面,即可看到自己的作品“跃然水上”。

52.jpeg

11月27日,色彩斑澜的数字水灯投影到曼谷老城区翁昂运河上。新华社记者陈家宝摄

大学生安楠和朋友紧盯着河面,在陆续“流出”的绚丽水灯中寻找着自己的那盏。他每年都来放水灯,今年还是第一次尝试这种环保的放灯形式。

曼谷市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水灯节期间,仅在曼谷一地便打捞清理近64万盏水灯,其中以蕉叶、甘蔗渣等环保材料制成的水灯占比超过96%。

为降低放灯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专家曾呼吁人们用易于分解的材质制作水灯,如冰块、面包和鱼饲料等,也提倡每户只放一盏水灯。不过,专家坦言,无论何种材质,蜡烛烟雾、面包油脂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空气和水质污染。

53.jpeg

11月27日,在泰国曼谷,人们在湄南河旁准备放水灯。新华社发(拉亨摄)

对此,安楠告诉记者:“虽然近年来人们一直尝试改进制作水灯的材料,但还是会有污染,耗费人力打捞清理。相比之下,数字水灯就没有这些问题。”

“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喜好绘制独一无二的水灯,通过这样的活动聚在一起,共同专心完成一件事,参与感高,且零排放、无污染,为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意涵。”安楠说,他希望数字水灯成为人们致敬传统、关爱未来的新选择。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