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游重庆 > 资讯 > 正文

重庆巫溪:打开春天这幅画 深耕乡村好田园

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通城村村民尚维满没想到,屋舍周围随处可见的油菜花、李花、青石板路,竟让一群“游客”纷纷拿出相机、手机驻足停留拍个不停。

原来这群“游客”是通城镇机关的年轻人,大家利用工作之余化身旅游宣传志愿者,相约一起“发现美丽通城”。他们精心制作出具有浓浓乡土气息的旅游宣传产品通过“幸福通城公众号”以及微信朋友圈传播之后,引来了不少游客相约一起来打卡“通城春天的这幅画”。

金黄的菜花、雪白的李花,与青石板阶梯路相映成趣。袁淼 摄

“尚大爷,我们把你家门前的梯田、石板路,还有修剪成心形的李子树的图片、短视频发出去后,有很多人都说要来你家闻一闻油菜花香,听一听鸟儿叫。”通城镇机关年轻人袁淼迫不及待地和尚维满分享着这份喜悦。

通城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十分珍视对历史记忆、特殊印迹的保留和传承。老百姓砌的石板路、20世纪七十年代的“坡改梯”“沟改梯”等农田基本建设成果,供销社、粮站原址都成了场镇提升的“吸睛池”。

当地政府选准产业,因地制宜在石头缝里种上了3万亩青脆李,让一度连庄稼都长不好的石头缝里,结出了一颗颗“金果果”。还建设起巫溪县最大的道地中药材初加工车间。

在通城,游客总是能够记得住乡愁。坚持走好菜、果、药飘香的旅游产业路,邀请农业专家指导村民发展既好看更好吃的景观瓜果,美化田间和院坝,让生产生活过程成为游客四季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景观,抓住游客的眼睛和心,让他们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回来。

香椿芽、鱼腥草、荠菜等地里长出来的生态宝贝,深受游客青睐。在通城,他们研学“大健康”,开发新菜品,让客人既能产生“舌尖上的感动”,又能享受健康的呵护。

春天的美味。袁淼 摄

“没想到田里长的草草也能变成好菜、变成钱。”巴渝民宿的业主范洪早,学得很起劲。在提炼旅游竞争力方面,通城镇通过请名厨师、举办培训会等措施,让乡土美食成为备受青睐的餐桌珍馐。

“通城山味不光是舌尖上的美食,更是要唤起大家对中华传统节日与习俗的敬仰,对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明沉浸式追溯。”通城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该镇鼓励村民把安全的餐桌原料、良好的烹饪方式、科学的康养习惯,呈送给游客,让有思想、有良知、有担当的乡村旅游火起来。

“两个月没回来,我都认不出四周了,地坝前‘长出’个产啤酒、吃烤鸡肉串的花园,还蛮独特的,以后娃儿放假可以把朋友请到这里来,在菜园地和树林边上喝几杯,最有意思了。”龙池村村民李宗英平日里都跟在城里上班的孩子一起待在城里,这次回到龙池村对家门口的变化惊叹不已。

院坝前“长出”啤酒花园。袁淼 摄

原味乡村展示现代风采,涌现网红打卡地。李宗英口中的能产啤酒、吃烤鸡肉串的花园,就是通城镇巧借重庆市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东风,引进重庆市的一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龙池村委会共同投资打造的龙池村啤酒花园项目,该项目占地380平方米,集生产、销售、封装、配送、现场体验为一体。引进山东的一家微型啤酒生产线和原浆啤酒技术,建成后可年产啤酒12吨。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通城群众唱着五句子山歌春播,打开了春天这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动态画卷。

(  作者:胡欣妍   作者单位:巫溪县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