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游重庆 > 家乡美景 > 正文

重庆彭水:石漠化治理让荒山披绿变“金山”

石窝披“绿装”,荒山变青山,行走在彭水大地,一抹抹绿色成了石漠化山区最靓丽的色彩。作为全国100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之一,多年来,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坚持生态与经济并重的防治理念,通过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以及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移民政策、产业发展、小型水利水保配套等项目建设综合治理措施,以林业建设、产业带动等模式全力推动大生态建设。

...

石漠化治理后的靛水街道文武社区。(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

航拍石漠化治理后的岩东乡青脆李种植基地。(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护绿增绿 优化生态效益

眼下,岩东乡青脆李种植基地,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李子挂满枝头。

“别看现在一片果实丰收的景象,10年前,这里还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状况。”河坝村村支书徐世太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成片的李子树迎风摇曳、果实累累。

河坝村青脆李种植示范基地,就是在石漠化土地上建成的。以前,由于石漠化严重,岩东乡的河坝村和堰塘村,有4000亩的土地几乎是不毛之地,村民种庄稼没有收成,逐渐成为荒山。

...

硕果累累的青脆李。(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土地整治等政策,岩东乡集中打造以特色青脆李为主,楠竹、香椿芽、核桃为辅的经果林产业园,把国土绿化提升与农村种植业结构深度调整相结合,大力打造特色经果林,并配套在林下种植油菜、红薯,发展林下经济,坚持数量、质量与效益统筹兼顾。


...

村民正在山桐子林下管护中药材川射干。(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

如今,像河坝村这样,利用整治后的石漠化耕地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在靛水街道、长生镇、龙射镇等各乡镇比比皆是。原本看起光溜溜的石窝窝,光秃秃的石头山变绿了。政府通过引进、扶持、培育了一批特色林业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

在龙射镇钟山村,曾经“靠山吃山”的村民痛定思痛,放下斧头、砍刀,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为了有效治理石漠化,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龙射镇引进公司种植花椒1100亩,让昔日石漠化严重的大石山变成农民的“绿色银行”,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生态和脱贫问题的“良方”。

在石漠化治理模式上,彭水采取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的长效机制,对海拔1000米以上宜林荒地、撂荒地营造以柏木、柳杉、马尾松为主防护林;对海拔500-1000米以内或坡度在25-35度以内坡耕地区营造以香椿、桤木、马尾松、柏木为主用材林;对海拔500米以内或坡度25度以下的坝脚、土质条件较好的营造以枇杷、桃子、李子为主的特色经果林。

...

林中种植的中药材石斛。(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兴业富民 百姓增收致富

一大早,家住长生镇三合社区的居民王子成忙着在黄桃种植基地为黄桃套果袋。“每天在基地干活能挣80元,一年在基地务工能挣1万多元。”

王子成的喜悦之情,源于自家将石漠化严重的山头流转给公司发展黄桃种植。他说:“以前我们主要种植玉米,收入不高。通过流转土地以及到基地打工,实现了‘土地流转收入+就近务工收入’双增收,日子越过越红火啦。”

2018年,长生镇三合社区引进企业,在当地流转石漠化荒山1000亩种植黄桃,通过2年精心管护,昔日的石漠化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当地200余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和在基地务工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同时,随着当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不少游客前来看桃花、体验采摘乐趣,带火了当地乡村旅游,真正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端起“生态碗”,吃上“旅游饭”。在彭水,重庆“巴渝新十二景”之一的阿依河景区位于阿依河流域,摩围山风景区位于河麻沟流域,阿依山、凤凰花海、鞍子等通过对自然风景区的石漠化治理,为本已风光宜人的自然风景区锦上添花,进一步增加彭水旅游资源。

同时,石漠化综合治理促进了农民增收,解决5000多剩余劳动力就地务工,实现务工收入500万元以上,务工人员人均可增收1200元以上。

如今,彭水大地,已变得林木葱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彭水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发展势头正劲。

...

石漠化治理后的乌江两岸。(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任 会 赵 勇   作者单位: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姝珠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