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游重庆 > 巴渝文脉 > 正文

坐上郑渝高铁去云阳 看源远流长的长江文化

2.5亿年前,古老神秘龙缸在这里镌刻;1.5亿年前,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在这里深藏;2300年前,巴郡重镇朐䏰在这里流芳;1700年前,巴蜀胜景、文藻胜地张飞庙在这里传承……

这里,就是因“四时多云,山水之阳”而得名的重庆云阳。

未来的长江文化公园云阳段将拥有何样美景?

6月14日,“大美重庆·乘郑渝高铁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采访团走进云阳县,上游新闻记者带你一起去探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阳段是什么样?

云阳充分激活长江云阳段丰富历史文化,系统阐发长江云阳段文化精神内涵,挖掘出长江云阳段文化时代价值,讲好长江云阳段的故事,力争“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全流域一流、区域文化特色鲜明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示范区。

在这个覆盖云阳全域的公园里,游客不仅将看到落入现实的“侏罗纪公园”,还能一站式感受包括史前文明、生态文明、城市文明、工业文明(盐文明)等在内的5000年悠久中华文化在长江母亲河的源远流长。

关键词:史前文明

世界最大侏罗纪恐龙化石墙铸就现实版“侏罗纪公园”

2015年1月,云阳县清水乡一位青年农民,在普安乡老君村一处山坡上,发现了少量的骨头状石头。

由此,一段震惊世界的侏罗纪恐龙墙,开始在专家们的手中,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这就是古巴蜀湖流域孕育而出的云阳恐龙动物群。

短短7年时间,包括普安云阳龙、磨刀溪三峡龙、普贤峨眉龙和元始巴山龙等在内的一大堆恐龙明星从这里破土而出。

这里不仅保存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单体最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墙,还发现了代表世界恐龙演化重要阶段的“重庆云阳新田沟组恐龙动物群”,这些科学发现使得深埋地下上亿年的云阳恐龙化石在世人面前揭开神秘面纱,是长江流域古生物发现的一个里程碑,更是长江流域恐龙化石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科学价值最高的代表,使得云阳成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恐龙文化腹地。

2020年3月,云阳普安恐龙地质公园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地质公园。

如今的云阳,正以化石保护为前提、科学研究为支撑、科普展示为目的,全时空、全身心、沉浸式的游乐体验为辅助,结合山水特征,突出化石资源在长江流域的唯一性。

在未来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阳段里,将打造国际恐龙学术交流高地、全国知名研学营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目的地、古巴蜀湖流域恐龙文化主要阵地、以AI恐龙为引领的产业基地,向世界彰显云阳独有的长江流域恐龙文化,建设世界恐龙之都。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三峡库区最早饮用水源保护石碑彰显生态之美

云阳人民在代代相传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自觉指引下始终抓好长江流域保护,长江也为云阳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风景名胜资源。

这一延续千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互动,为云阳独特历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文化基础。

早在清朝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清政府在关塘井旁一大石上摩刻告示,“禁正塘水,不准污秽”,这是云阳最早的“河长日志”关塘碑上的文字,其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要污染长江水资源,保护老百姓的饮用水。

该碑是三峡库区发现最早的饮用水源保护石碑,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护长江水环境资源的最早记录。

生态之美,从古至今成为云阳一年四季的美景。

近年来,云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一江四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Ⅱ—Ⅲ类。

在“领袖林”建设基础上,持续推进全域国土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在全球首次发现掌突蟾新物种1个,“林长制”获国务院表彰。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长期保持在95%以上。33公里环湖绿道筑成地标,成为“最美生态打卡地”。

如今的云阳殊荣连连,接连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建成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龙缸片区被命名为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未来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阳段,将坚持“两山”理念,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云阳,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为此,云阳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强化“三区三线”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等重点工程,实施河长“加强版”,打造河流“升级版”,建设示范河流、美丽河库,打造长江流域生态廊道示范带。

同时,云阳还将落实“双碳”部署,优化产业结构,严控“两高”项目,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等清洁能源和装配式建筑等绿色产业,创建市级绿色园区。推动森林覆盖率等交易试点,发展绿色金融,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本。

在此基础上,云阳将打造“环湖绿道”升级版,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数智森林小镇“两山论两化路”实践基地。建设小江湿地公园,打造湿地保护修复示范区。建立水生态修复科研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传播优秀生态文化。

关键词:城市文明

从秦至今2300年文字再现华夏大地城镇文明史

城市文明是何时出现在华夏大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这个文明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变化?

走进云阳,答案一目了然。

云阳境域山水相依、气候温润,自然条件良好,有着悠久的城镇文明史。双江、稻场等旧石器时代遗存表明早在数十万年前已有先民定居于此。

秦时的云阳,就置朐䏰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建县史,秦国创新治理之策,根据因俗而治的原则,实行“郡县”与“分封”的双轨治理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同时,云阳是长江上游唯一完整发现战国到两汉至唐城池遗址谱系的地区,这些考古成果,填补了长江乃至中国考古的空白,彰显了云阳作为长江上游文明发展的重要地位。

云阳的城镇文明在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中原文化的互动交融中得以不断形成与发展,作为长江沿线建县历史最早的地区之一,其发展和迁徙的进程直溯长江文明原点,显示了惊人的文化连续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文化基因的重要构成。

随着1993年三峡百万大移民序幕的拉开,云阳镇(云阳老县城)成为三峡工程库区淹没县城之一,国务院批准同意县城由云阳镇迁至双江镇青龙嘴(与旧县坪相邻)。

在百万大移民历史洪流中,云阳是移民人数最多、动迁人数最多、外迁人数最多、县城搬迁最远的移民大县,赢得了“重庆移民看云阳”的美誉,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迁建史诗。至此,云阳县城也完成了三迁回源。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更新中对历史文化的表达、开拓文化游憩空间将是必然趋势,只有在保护中建设、在传承中发展,才能增强城市文化底蕴,守护好城市的生命。

未来,云阳将强化文化兴城的理念,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符号和元素融入城市整体形象设计,突出历史风韵在现代城市的创造性呈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首先,云阳将绘制好城市历史文化图谱,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涉及历史文化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形成“可控可管可考核”的指标体系,确保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厚重的城市文化积淀,体现独特的风格和品位。

同时,云阳将高标准建设云阳博物馆、三峡移民展示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环湖绿道展览馆、发展成果展示馆、旅游集散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五馆两中心”,提档升级历史名人广场,艺术展陈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展示朐䏰风华、移民文化、城市建设、历史文脉,使之成为云阳人民回味历史、追忆乡愁的“活字典”和外地游客了解云阳、推介云阳的“打卡地”。

此外,云阳还将突出城市主题文化,打造类似“三国印巷”、“磐石城”等系列主题突出的景观、建筑,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创作系列主题文化影视剧、歌曲、节目,唱响“万里长江·天生云阳”,充分激活“兴云兔”“环湖绿道”等IP效应,开发更多演绎云阳故事、传播云阳精彩、镌刻云阳印记的文创产品,形成对外展示云阳魅力的核心磁场。

关键词:工业文明

打造“千年盐都”带领游客沉浸式感受制盐乐趣

云阳产盐史可追溯5000年,相传肇自新石器时代,有“千年盐都”之称,是中国井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而云阳的“盐文化”远远不止于此,千年来,云阳一直是重庆乃至全国为数不多从未断代且生产至今的产盐地。

云阳制盐最初是利用天然盐泉或岩盐煮熬而成,《水经注·江水》记载了先民们用“石”煮盐的情景:“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

云阳大规模手工业产盐(凿井汲卤,浓缩卤水制盐)则始于秦汉时期。彼时的云阳,建成了第一口卤井“白兔井”,拉开了熬制井盐的历史帷幕。

唐宋以来,云阳一直是全国重要产盐地之一,因盐质量上乘,唐代被列为贡品。

据《云阳县志》记载,在明朝嘉靖年间时,云阳有盐井9眼,到清朝乾隆年间达到了36眼,增加灶37座,年产盐增加到46万斤,成为四川省内三大盐场之一。咸丰初年“川盐济楚”,井盐远销湖北、湖南等地。

进入新时代,云阳盐产业快速发展,可年产各类盐产品近10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同时,为了加强盐文化遗产保护,编制了《云阳县云安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保护修缮全镇的21处文物点、3处文物保护单位、6处历史建筑、39处传统风貌建筑,着力将云安古镇打造成为“盐文化”公园。

在这个公园内,将建成包括文化展示区、古镇风情游览区、盐文化展示体验区、人文生态公园、游客服务区、游客餐饮住宿区、景观眺望区、古镇生态区和消落区等在内的九大功能区。

同时,云阳还在环湖绿道沿线,以云阳著名古盐井白兔井为名,突出云阳悠久的井盐历史,建设了白兔井公园,向广大市民和县外游客展现云阳悠久的井盐文化和城市人文内涵。


(  作者:江波 李晟 陈竹 刘力 黎静 李婉姣  )

(  责任编辑:余韬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