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游重庆 > 巴渝文脉 > 正文

重庆:赓续红色血脉,让革命文物焕发新的光彩

微信截图_20220101094331.png

“我是土生土长的崇河人,村里以前很少像现在这么热闹。”说这句话的人叫蒋发焱,39岁,綦江区安稳镇崇河村党总支副书记。

蒋发焱为何这么高兴?原来,当地保护利用长征红色资源,打造了“枫香树下1935红军街”项目,吸引游客在徒步重走长征路中牢记初心使命。该项目还是綦江区“长征路上学党史”活动内容之一,截至目前,“长征路上学党史”活动吸引了市内外2000余个党组织30余万人到綦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回顾2021年,重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案例还有很多。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不仅让一批革命文物焕发新的光彩,还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与气质,助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

红岩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广为传扬

上月30日,渝中区红岩村红岩广场,一串串红灯笼高悬树上,营造出新年气氛。广场上,遛娃的父母、健身的市民、参观的游人比比皆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

59岁的侯兴菊正手持彩带,翩翩起舞。侯兴菊的老家在石柱,最近来到渝中区照顾外孙女。闲暇时,她喜欢到红岩广场上锻炼,“这个广场好气派、真漂亮。”

侯兴菊点赞的红岩广场,是在2021年夏天建设完成投用的。从无人机航拍视角来看,8000平方米的红岩广场和绿树成荫的红岩村景区融为一体,让这一著名红色景区更显庄严、大气、美观。这是红岩文化公园首期项目的建设成果之一。

重庆对“红色三岩”(红岩村、曾家岩、虎头岩)进行整体打造提升,规划建设红岩文化公园,是为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记者从市文旅委了解到,红岩文化公园首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红岩革命纪念馆主入口和周边环境改造、红岩干部学院改造和环境改造、曾家岩广场地下空间改造、《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环境改造四个部分。目前,首期项目已建设完成。

百年历史激荡,文物见证荣光。据最新统计,全市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17处,馆藏革命文物29374件(套)。其中,红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是一大亮点。

在红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目前已有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桂园、曾家岩50号(周公馆)、《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等31栋红岩革命文物在修缮完成后对外开放。一处处“重生”的革命文物建筑,展陈内容更加丰富、智慧,给观众带来不少收获和惊喜。

除了参观红岩革命文物,观众还能在舞台艺术中感受红岩精神的时代魅力。从2020年9月21日首演到2021年12月21日,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共演出377场,现场观众超40.42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超548.9万人次。

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由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们都精心准备、倾情演绎,用真实、感人的红岩革命故事鼓舞人心。展演第200场在四川大学举行,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在观演后感叹:“观赏展演时,我多次流下眼泪。这堂特色思政课让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

2021年以来,川剧《江姐》、话剧《红岩魂》等优秀舞台剧目在市内外开展集中展演和巡回演出,让红岩精神通过多种形式广为传扬。

沉浸式感受长征精神受到热捧

村里陆续开了8家餐馆,辣子鸡、粉蒸羊肉等美食让游客垂涎欲滴;脱贫户周伦英在红军路上卖茶叶蛋等小吃,年入近两万元……说到2021年崇河村的新变化,蒋发焱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2021年,上万游客来到崇河村,重走长征路、听长征故事、缅怀先烈。这一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20余万元,村民销售农产品收入100余万元。昔日的空壳村变成热闹的旅游村,村民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促使崇河村发生改观的“枫香树下1935红军街”项目,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已经建设完成的项目之一。

据了解,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内容为打造綦江、酉阳两个主体建设区,城口市级重点拓展区,以及黔江、石柱、秀山、彭水4个拓展区。

其中,綦江主体建设区成效显著,已完成石壕红军烈士墓及纪念碑、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桥和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王良故居、李世璋旧居等保护展示项目并对外开放,长征主题研学培训中心、“枫香树下1935红军街”项目建成开放,王良同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标志性项目——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建筑设计和陈列大纲文本编写等工作。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红二团指挥部旧址保护展示项目,预计2022年春节前向观众开放。

“2021年6月29日,王良同志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引发参观热潮。2021年9月24日电影《王良军长》开始公映后,纪念馆的参观热度更高了,开馆至今已接待观众8万多人次。”綦江区文旅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周铃说。

另外,酉阳主体建设区完成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赵世炎故居保护展示并对外开放,实施南腰界红三军旧址群保护,南腰界游客服务中心建成投用。

截至目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共实施文物保护、纪念馆建设、文旅开发、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等项目43个,其中完工18个。去年以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相关景区景点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让革命文物“串”起来“活”起来

刘安萍,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一位“95后”讲解员。2021年11月24日,南岸区王朴烈士旧居完成修缮正式开放后,她已在这里讲解十余场。王朴烈士的六弟王容一家、曾在旧居生活过的当地村民、成群结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来到旧居的观众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真切感受到王朴烈士和母亲金永华的英雄事迹。

记者从市文旅委了解到,按照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市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和全市革命文物工作会议要求,市文旅委实行专人督办、挂图作战、打表推进、月度报告,全力推进60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2021年度目标任务,共完成保护利用项目35个,王朴烈士旧居就是已完成的项目之一。

王朴烈士旧居是一座白墙灰瓦的围合式院落,在茂林修竹掩映下显得古朴、幽静。在修缮之前,这里断壁残垣、杂草丛生。南岸区不仅修缮了旧居,还在旧居内精心布置了“光荣的儿子 伟大的母亲——王朴烈士和母亲金永华”展览。

刘安萍说,王朴烈士虽然已经牺牲很久了,但旧居展览中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却帮助我们还原了他崇高的英雄形象,让党员干部、青少年从英烈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有的孩子听着听着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

据介绍,南岸区将把王朴烈士旧居与《挺进报》旧址、周均时墓、王天行烈士纪念碑等革命文物联动,打造一条党史学习教育研学线路,让革命文物“串”起来、“活”起来,让党员干部群众在参观学习中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把革命文物串点成线,大有可为。据了解,重庆注重深化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运用革命旧址、纪念设施打造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40个、研学线路7条,4条红色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接下来,市文旅委还将持续推动红色资源转化利用,充分挖掘革命文物和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推出一批红色精品展览,开展一批红色文化活动,创作一批红色题材文艺精品,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经典景区,开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红色资源向文旅产品转化。

(稿件原载于2022年01月01日《重庆日报》)


(  作者:赵迎昭  )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