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you医生 > 家庭保健 > 正文

第十四届全运会来了

14日清晨,身着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侯家骥,用亲切的问候迎接每一位全运村的来客;中午,迎着33摄氏度的高温,身着防护服的杨驰,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为每一位驻村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夜幕降临,西安奥体中心及其旁边高楼上灯光打出的全运会标语不停闪烁着。这一切都告诉人们——

第十四届全运会来了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

1.场馆建设如期完成

第十四届全运会的场馆建设,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有的施工安排,但陕西全省上下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期完成了53个场馆设施的建设任务,其中新建30个、改造提升23个,比赛场馆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省13个赛区。

赶工期并不意味着降标准。经过54场测试赛和开幕式前部分正式比赛的检验测试,所有场馆的硬件设施、运行流线、服务保障等均可满足办赛要求。承办开幕式和田径比赛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可容纳观众6万人,不久前获得世界田联一级场地认证。陕西省副省长、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方光华表示,正式比赛开始前,组委会已对所有场馆能源保障、临建等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排查,确保水、电、气、热等能源保障系统和制冷、通风等系统在赛事期间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除了为运动员搭建良好的比赛场地,组委会还进一步优化设施,保证全国体育迷能有良好的观赛体验。第十四届全运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社会宣传处处长杨苏剑介绍,组委会在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设置了主新闻中心,使用面积9042平方米。同时设立十四运会广播电视中心,使用面积10450平方米,可为电视转播提供全流程服务。“主新闻中心的网络可满足2000人同时使用,而我们的注册媒体人数1500余人,网络运行有保障。”杨苏剑说。

此外,组委会还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赛事指挥中心,打造赛前、赛中、赛后各层级、各部门、全流程、各阶段的保障体系,将为赛事提供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

第十四届全运会来了

9月14日,在西安咸阳机场,工作人员为参加全运会的记者提供服务。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光明图片

2.防疫工作紧抓不放

第十四届全运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格和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8月8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正式上线,十四运门票销售正式启动。观众进入现场观赛,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方光华表示,组委会借鉴东京奥运会的防疫经验,制定了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努力实现“零感染”的目标。

据悉,第十四届全运会各代表团都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十四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高志丹表示,十四运期间防疫工作将强化关口前移、远端防控,严格落实各单位、各运动队赴陕前的健康监测、封闭训练、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要求,技术官员报到前由属地体育行政部门落实集中封闭措施,采取相对封闭的交通抵达赛区。赛事期间,组委会将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的规定,加强全运村、比赛训练场馆以及重点区域的疫情防控。与此同时,组委会也将采取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措施,对发现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依规严肃处理。

第十四届全运会来了

全运会媒体记者村一角。光明日报记者 郭红松摄/光明图片

3.全民全运同心同行

“全民全运,同心同行”是十四运会的主题。筹备期间,陕西省积极推进健身设施、组织服务、科学指导、体育竞赛、体育文化、场馆开放、健身活动和智慧平台八大全运惠民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3.93亿元,建成710多个健身设施工程项目,重点推进40个全运惠民示范工程、46个重点工程,建成一大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场地,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015年的1.07平方米增长到如今的1.97平方米。同时,陕西省各地大力开展城市综合治理,推进街景立面美化提升、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努力提升城市品质,为承办十四运会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十四运会组委会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组织开展了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碳中和行动。本届全运会预估碳排放量为20万吨左右,通过减排、碳汇及购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多种方式,有望实现碳中和目标。十四运会组委会还强化环境保障工作,以西安为核心,关中为重点,陕南陕北为支撑,将8198家工业源、5207个扬尘源、4.36万台移动源和4.5万个餐饮源纳入管控保障名单,强化空气质量治理,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态幸福感。

在提升硬件的同时,为了让全省居民更好地参与全运会,十四运会组委会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设城市志愿服务站点484个,实施社会志愿服务项目1318个。目前,1.5万名赛会志愿者、1.6万名城市志愿者、14万余名社会志愿者正在一线服务。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5日 09版)

(  作者:王东 黄小异  )

(  责任编辑:余韬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