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央媒关注 > 正文

重庆云阳“背包警务”把服务“背”到家门口

“覃爷爷,您的新身份证我们送过来了,要好好保管哦。”近日,居住在重庆市云阳县人和街道的覃光明老人收到了自己的新身份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云阳县公安局莲花派出所的民警把服务“送上了门”,让老人在家换领了新证件。

“从我们村出发到派出所办事要坐‘摩的’,往返10块钱,我腿脚不方便,乘车比较困难。”覃光明说,近期因自己需要换领新身份证,当地派出所在得知情况后很快上门采集了他的信息,办理好后又为他送来了证件,真正让他“省钱”又“省心”。

“这是我们正在推行的警务服务模式——‘背包警务’。”莲花派出所所长颜明亮介绍,莲花派出所民警将宣传册、警民联系卡等警务物品装入背包,背着它走访辖区、深入群众,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民警跑腿”的转变。

“背包警务”并非简单的服务形式,而是社区警务的有效载体。当地民警通过“背包警务”开展信息采集、矛盾调解、反诈宣传、人员管理、上门办证送证等,进一步推动了社区警务工作的触角延伸。今年以来,莲花派出所依托“背包警务”,共走访辖区群众2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为群众提供了近距离、零障碍的服务。

“此前,莲花社区居民张某和邓某因种蒜苗‘抢地盘’发生冲突,我们先后3次上门,从情、理、法等角度与双方当事人反复交流,促使双方明确了土地边界、握手言和。”莲花派出所民警程文豪介绍,民警们将“流动调解室”搬进背包,走到哪里就把调解服务带到哪里。同时,他们还利用背包中的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等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

“背包警务”的推出,是云阳结合当地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实际情况,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的新尝试。云阳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背包警务”与农村“最小应急单元”的协作和配合,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  作者:刘恩黎  )

(  责任编辑:陈沾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