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央媒关注 > 正文

光明网 | 大师“相聚”石家花园

1.jpg

齐白石和徐悲鸿合作创作的《蜀葵蛙》。资料图片

“往来千载间——白石、悲鸿、大千的世界”主题展,11月7日在中国美术学院旧址重庆江北石家花园开幕,这是三位艺术大师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联展。

石家花园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旧居,走进这幢中西合璧的小楼,每一幅画作都会把观者的目光紧紧地吸引住。在齐白石和徐悲鸿合作创作的《蜀葵蛙》中,你可能听到两只墨蛙的跳动声,齐白石画的两只墨蛙活泼可爱,天趣盎然,徐悲鸿画的蜀葵设色淡雅,技巧精湛,两株绽放的蜀葵相陪两只墨蛙,珠联璧合。继续欣赏下去,你还能听到《荷虾图》中三只虾的戏水声,在齐白石和张大千共同创作的这幅作品中,齐白石画的虾质感晶莹剔透,张大千画的荷充满洒脱的气势,荷花与水中嬉戏的游虾连贯一气,相得益彰,整幅作品充满生机,意趣昂扬。

本次展出的47幅齐白石、徐悲鸿和张大千三位艺术大师的真迹,有齐白石的《蛙声》《群蟹》《虾》,徐悲鸿的《奔马(送白石)》《立马(冬日)》《群鹅》,张大千的《天外三峰》《黄山》《罗浮晒布台》等传世佳作。其中包括齐白石与徐悲鸿合作的《蜀葵蛙》《蜀葵虾》《斗鸡》,齐白石与张大千合作的《荷虾图》。

齐白石为中国传统书画输入新的生命血液,赋予文人画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美术的开拓者,是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和一代宗师。而张大千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1927年,赴欧学成归国不久的徐悲鸿在上海初识了张大千;1928年,徐悲鸿赴北平受聘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结识了齐白石。三人取径不同,风格趣旨各异,各自有“师法自然”的通途。张大千超元越宋直取唐风,食古能化;齐白石取材民间,求朴拙之气;徐悲鸿则西为中用,致力于以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精神来改造疏离生活、纯粹以笔墨游戏为尚的明清文人画主流。

“上一次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三人联展是在1947年的天津,而本次联展作品含有徐悲鸿与齐白石,齐白石和张大千的合作,这是三位艺术大师作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聚首。”徐悲鸿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徐骥介绍,徐悲鸿1942年在石家花园筹办了中国美术学院,并聘请张大千、齐白石担任研究员,由此也打开了东方至西方艺术双向交流的通途,但因为种种原因,张大千、齐白石并未赴任。此次联展,是三位大师以一种特殊方式在石家花园聚首。

在石家花园,徐悲鸿创作完成了《巴人汲水》《会师东京》《六骏》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力作。如今,石家花园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江北区政府决定修缮徐悲鸿旧居,与时代悲鸿(北京)文化艺术中心合作,打造徐悲鸿美术馆·重庆。

“我们跨越时空,邀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这三位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美术家(力作)相聚于中国美术学院旧址,以补78年前他们未能如愿同舟并济之憾事。”徐骥说。

(  作者:李宏 张国圣   作者单位:光明网  )

(  责任编辑:王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