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幻灯片 > 正文

重庆九龙坡:治理农业污染 迈步绿色发展

眼下,正是秋冬蔬菜栽种的好时节。走进九龙坡区西彭镇树民村,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蔬菜种植户们正忙着育秧、施肥。

与往年不同的是,农户们手里多了几样新鲜物件——只见他们沿着刚种下的菜苗依次挂上一张张黄、蓝色的纸板。

色板诱虫取代杀虫剂喷洒。(供图: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

化肥农药做“减法”

“这是刚发下来的诱虫色板,不同颜色的板子针对不同种类的虫蝇,有了它们,就不再需要喷洒杀虫剂了。”种植大户刘本奎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减少传统化肥对土质的污染,当地政府向农户发放了“激健”和定制配方肥,确保蔬菜不减产的同时,可以帮助减少10%化肥的使用。

“‘激健’是一种农药减量控害助剂,能使农药迅速扩张、渗透、传导同时又能缩短土壤和植株中的农药残留,具有增效控害的作用。”农技专家一边指导农户科学用肥,一边给大伙算起了账,通过杀虫灯、悬挂诱虫色板等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和配方肥机制落地,九龙坡区今年农药减量1.3吨,化肥减量6.8吨。

资源利用做“乘法”

除了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做“减法”,九龙坡区还推广“变废为宝”,探索农业生产无害化新路径。

秸秆焚烧,是农业环境治理的“老大难”。对此,九龙坡开启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政策补贴双结合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秸秆利用的积极性。设置3个秸秆腐熟还田利用示范点,设计田间试验示范10个,探索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和机制,建立覆盖到各镇村的秸秆资源台账,全区秸秆有效利用资源量超过3500吨,初步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同时,全面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工作,设立29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构建起辐射农村全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持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杀虫灯。(供图: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

污染防治做“除法”

九龙坡区紧邻长江。2019年,该区存栏生猪7139头,家禽204356羽,各类畜禽折合猪当量存栏17082.5头左右,年产生粪污5.34万吨。“这么大量的粪污如果排入长江,‘最美岸线’恐怕难以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充分利用起来,发展绿色经济。”九龙坡区农业农村委肖建锋说,近年来,九龙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突出健康“绿”,专项治理水产养殖污染;突出空气“清”,深度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突出土壤“净”,科学治理农用地耕地污染。

走进位于西彭镇梓槐村3社的增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蛋鸡养殖和果蔬种植深度结合,畜禽粪污经无害化处理,通过沼气池或堆积发酵成为果园菜园的肥料,避免污染环境。“定期展开拉网排查,确保规模养殖场全部安装使用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5%。”肖建锋介绍说。

绿色是美好乡村的底色,也是保护色。绿色发展,是发展高质量农业的优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