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幻灯片 > 正文

重庆城口:老旧楼院“颜值”靓 居民幸福指数高

改造后的土城社区巷道。(邓丹 摄)

“背街小巷的道路宽了,老楼周围添上了绿色景观、休闲廊亭,装上了路灯,方便又美观。生活在这里就像在景区一样。”近日,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土城社区的刘思宣,对城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由衷感慨。

根据老旧楼院及巷道的特点因地制宜,改善出行条件。(邓丹 摄)

在当地生活了40多年的刘思宣,家里有5口人,最小的孩子正在上初中。“以前这些地方路灯少,有的地方坑坑洼洼,现在到处宽敞整洁,路灯明亮,孩子上学也方便多了,我们出行也更加安全。”刘思宣说。

在城市中布置小景点缀环境。(邓丹 摄)

在土城社区、桂花井社区、凤凰社区等,老旧楼院和巷道都换上了新的面貌,这些背街小巷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绿植点缀,最大限度地保留保存着当地人的民风民俗,处处布以小景,既美观又方便且实用。

城口县城三面环山,面临任河,能够有效利用的空间有限,加上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县城居住人口明显上升,居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老旧楼院中安装电梯,居民出行更便捷。(邓丹 摄)

为了让居民拥有舒适地生活环境,近年来,城口县不仅为一些老旧楼院装上了电梯、拆了围墙,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和资源,有效地增加了居民生活休闲空间。

改造后的小区更宜居。(邓丹 摄)

楼院还是那个楼院,巷道还是那个巷道,可居民生活的心情却变了样儿。

“这个围墙拆了以后,四处都比较开阔。”南大街杏子园小区居民王明宏说,他家的老房子于上世纪80年代修建,年代久远,以前没有规划车库也没有休闲的空间,现在公共空间整理出来增设车位、增添绿植,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人在“画”中走。(邓丹 摄)

为了做深老旧小区的“里子工程”,今年,城口县对县城内的23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改造,主要对单元楼梯间及屋顶公共空间、小区室外活动空间、建筑外墙立面进行了修缮、改造、包装和升级,按照居民“点餐”政府“炒菜”的方式,为每个小区“量身”改造升级方案。

公共设施增加后,环境宜居。(邓丹 摄)

城口县住建委住保科科长冯玲杰说,老旧小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举措,也是提高生活品质的民心工程。因此,在改造的过成中,城口县坚持“政府主导、以民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改管结合、注重长效”的原则,老旧小区补齐了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卫生防疫等短板,增强城市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形成共建共管的格局。

老旧小区“颜值”提升。(邓丹 摄)

如今,走在城口的背街小巷、老旧楼院间,不再是脏乱差的老旧形象,留下的是城口人民生活的积淀和岁月的记忆,也成为了勤劳的城口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印证。

(  作者:邓丹  )

(  责任编辑:王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