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陈沾弟
今年1-8月,重庆高新区新签约中国电子、平安建设等项目59个、投资额735.6亿元,其中科创项目占比超80%,百亿级项目2个、十亿级项目15个。紧紧围绕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产业布局,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筑巢引凤成效初显。
在新冠疫情持续的影响下,重庆高新区是如何呈上这份亮眼答卷的?
(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百亿项目纷纷落子 科学底色日益凸显
“金篮子”要装“金鸡蛋”。
一直以来,重庆高新区聚焦“五个科学”“五个科技”,以“十科”为重点任务来突显科学主题,布局系列“大装置、大平台、大院所、大产业”。
平安大健康产业园、中国电子·重庆软件产业园、浪潮集团西部运营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华为、启迪、滴滴等头部企业相继落子;
总投资200亿元的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正式动工建设;
重庆植恩药业和韩国百纳科思合作项目、亦度疫苗重庆研发中心等生物医药产业项目持续推进……
重庆高新区以主导产业为着力点,奋力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引得千帆竞发、云起浪涌。
“我们围绕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精准开展招商‘百日攻坚’。成功签下平安建设大健康产业园、中国电子重庆信创产业示范基地2个百亿级项目,泰格医药临床研究西部(重庆)中心等15个10亿级以上项目正式签约落地。”重庆高新区招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高小新透露,科技研发类项目占科学城上半年签约项目的80%以上,特别是大数据产业合同投资额占科学城主导产业项目的44.2%。
不止是数据,行业“大咖”的相继落户还加速了产业集聚。
比如华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中心项目,以该中心为依托,以鲲鹏芯片为核心,通过建设鲲鹏计算产业园和自主可控的鲲鹏计算产业孵化平台及生态体系,用“5G+云+AI”的方式,多渠道整合产业链资源,进一步优化了高新区信息技术产业生态圈,强势助力重庆建设中国计算产业高地。
此外,重庆高新区还积极对接市内知名高校院所,加快集聚科研机构、科学大装置等高端创新资源,让科学城的科学底色更加鲜明。
系列重磅项目落地,开启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序章,汇聚了全球顶级的智慧产业,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大数据“四大平台”加持无往不利
不仅招得来,还要服务好。
重庆高新区还运用大数据技术赋能项目后续服务的“四大平台”——项目落地快速响应平台、项目建设联合推进平台、企业资源整合链接平台、政策兑现联合办公平台,竭诚服务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项目签约信息一旦录入智能平台,重庆高新区各相关职能部门便会主动对接、及时提醒、瞬时响应,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举措,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
工商税务等部门为企业提供各种办理咨询服务;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合力协调水电气、土地、消防等一系列开工建设要素,为项目加速落地开辟“绿色通道” ……光大集团便是受益者之一。
“建设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需要涉及的审批、建设内容非常繁琐,重庆高新区一旦收到诉求,马上启动联合推进平台,每周召开调度会,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光大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落户科学城的大型企业的相关需求,重庆高新区为每个企业配了一名“店小二”,有任何问题,“店小二”便会协调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迅速解决。
不仅如此,利用这四大平台,重庆高新区还会帮助整合资源,梳理上下游关联企业,促进企业间合作,打造优质产业生态环境。例如,今年上半年,经重庆高新区招商团队主动牵线搭桥,为已落地光大精准匹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国电子以促成合作,双方后续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多领域“强强联合”实现共同发展。
除了精准的定位、细致的服务,重磅项目选择落户科学城还有战略、资源、产业、政策4个方面重要因素。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发展机遇,各资源要素的聚集,相关产业的培育,还有系列人才、科研等方面的政策,都让企业倾心。”重庆高新区招商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半年来,重庆高新区利用自身优势,围绕“高”“新”做文章,招商引资态势日渐趋好,对全球企业的吸引力愈发强劲。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发展战略机遇下,在重庆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不断有重量级行业“大咖”落子。这无疑是企业战略性与前瞻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重庆高新区营商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认可。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机遇,围绕世界500强、行业前3强、独角兽等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和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落地,汇聚全球顶级的智慧产业,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夯实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