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重庆创立的首家无人机企业,翼动科技用4年时间自主研发出国内最小的工业级无人机,在低空经济赛道加速起飞。系列报道《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今天对话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超微型无人机。黑刺。50克的机体内部包含了510个部件。这是目前国内最小的工业级无人机。”
静音、小巧、隐蔽、灵活、智能感知,在翼动科技这个空间有限的研发实验室里,当“黑刺”无人机悄悄“潜入”到我们的拍摄现场,几乎可以让我们忽视它的存在。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例如地震坍塌空间和地下空间这种环境中,它能够进入最小20厘米直径的洞穴去执行搜救和侦察任务。”
百分之百国产化研发,已经实现量产,“黑刺”的背后,是在重庆创立的首家无人机企业——翼动科技。创立12年来,从反制无人机“电磁盾”,到超视距智能救生圈;从硬件制造到数据大脑,翼动科技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入重庆超大城市综合治理的实践场景。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比如说我们对水域、环境、车、船、人的感知,可以将它部署在云平台上面,通过图像识别,我们及时进行预警与精准定位。我们的无人机以及我们的图像识别算法,每年都会服务三峡库区的巡逻和监测。”
重庆广电第1眼魏俊雅:“你刚才提到说翼动科技要永远快一步,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快一步?”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第一个关键是一定要读懂市场需求,因为这样你才知道自己的创新是否真正的有价值。第二个是一定要读懂自己,我认为无人机将会面临三个重要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向更大载重能力,更高续航能力发展;第二个就是要向更微小更无感的方向发展;第三个方面就是进一步的智能化无人化。我们认为翼动科技可以在专注到更微小更无感的方向,继续深耕客户需求。”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在未来的3到5年,我们会集中力量设计制造一系列的100克级以内的无人机,我个人判断这个细分市场在未来全球每年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亿至50亿。”
2024年9月,《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2027 年)》发布,明确提出打造 “ 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 ”,在乐放看来,这让翼动科技在未来的发展上,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重庆翼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放:“重庆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是非常友好的,并且重庆咱们本土还有非常优秀的上下游企业在与我们协同创新,我们争取在重庆能够打造出一个超微型无人装备的生态链。”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川莹 张嘉 魏俊雅 李旭 特约记者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