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逐“绿”而行 重庆工业“含绿量”连续3年西部领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重庆,随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实施,绿色制造体系提速构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凸显。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个绿色园区、工业“含绿量”连续3年西部领先。

近日,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出炉,位于铜梁区的精鸿益科技榜上有名。这是一家专注智能电子零部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企业先后购置上百套高效率低能耗设备,对高精密制造车间进行了数字化、绿色化更新改造,智能设备比重提升至85%,现已成为海康威视、富士康、小米等多家头部企业的稳定供货商。

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绿色技改,生产效率整体提升35%,能耗降低28%。我们还建立了有害物质管理体系,从源头推动产品供给绿色化。”

铜梁区经信委规划投资科科长毛贤泉:“目前我区已获评市级绿色工厂15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以及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除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同样向“绿”而兴。走进此次上榜的合川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摩托车、火锅食材等绿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园区绿色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75%。与此同时,园区还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日用玻璃、新型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项目28项、年综合节能量超8500吨标煤。

合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炳红:“我们还大力支持企业实施屋顶光伏,园区内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近50个,年发电量7200万度,能够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

市经济信息委介绍,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市制定了绿色工厂动态管理与梯度培育试行办法,对市级绿色工厂实行100分制分级评定,实现企业绿色等级“有升有降、有进有出”。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个绿色园区、18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各项数据年均增量连续3年实现西部领先,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30%,高于全国平均9.5个百分点。

市经济信息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陈昌明:“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迭代升级‘工业绿效码’+‘工业绿效贷’,创建更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园区,‘十四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5%,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突破。”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国盛 肖洁 特约记者 陈诚 汪洋)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