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在重庆,随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实施,绿色制造体系提速构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凸显。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个绿色园区、工业“含绿量”连续3年西部领先。
近日,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出炉,位于铜梁区的精鸿益科技榜上有名。这是一家专注智能电子零部件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企业先后购置上百套高效率低能耗设备,对高精密制造车间进行了数字化、绿色化更新改造,智能设备比重提升至85%,现已成为海康威视、富士康、小米等多家头部企业的稳定供货商。
重庆精鸿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绿色技改,生产效率整体提升35%,能耗降低28%。我们还建立了有害物质管理体系,从源头推动产品供给绿色化。”
铜梁区经信委规划投资科科长毛贤泉:“目前我区已获评市级绿色工厂15家。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以及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除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同样向“绿”而兴。走进此次上榜的合川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摩托车、火锅食材等绿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园区绿色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75%。与此同时,园区还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日用玻璃、新型建材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项目28项、年综合节能量超8500吨标煤。
合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炳红:“我们还大力支持企业实施屋顶光伏,园区内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近50个,年发电量7200万度,能够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
市经济信息委介绍,为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我市制定了绿色工厂动态管理与梯度培育试行办法,对市级绿色工厂实行100分制分级评定,实现企业绿色等级“有升有降、有进有出”。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17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6个绿色园区、18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各项数据年均增量连续3年实现西部领先,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30%,高于全国平均9.5个百分点。
市经济信息委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陈昌明:“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迭代升级‘工业绿效码’+‘工业绿效贷’,创建更多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园区,‘十四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5%,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突破。”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国盛 肖洁 特约记者 陈诚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