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重庆民营企业行】一张“面膜” 如何让玻璃变“空调”?

作为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材料是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支撑。特别策划重庆民营企业行,今天去探秘一款能让玻璃调温的前沿材料。它有多行?去看看。

第1眼TV主持人刘泯尧所在的这个地方,就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在建的T3B航站楼,作为新重庆的新地标,这座全球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里,藏着不少的黑科技,其中一个,就在她身后的屋顶上!

看到了吗?就是这些玻璃天窗,它们足有10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想象一下,到了夏天,炙热的阳光照射进来,室内气温会不会飙升呢?别担心,肯定不会的!这些玻璃被施了“魔法”!

在这间实验室里,有两个玻璃房:一间用的就是航站楼里一样的玻璃;而另外一间,用的就是普通的玻璃。在它的顶上有225个“浴霸大灯”,模拟的就是夏天阳光的炙烤。

两个房间的温度差,大约是在8℃左右,最神奇的是,这个玻璃竟然已经自动雾化变成了磨砂材质!这种能够随着温度变化而变色的玻璃,叫作热致调光玻璃。

您看,主持人手里拿的,像不像一张面膜?但它不是用来敷脸的,而是制作“热致调光玻璃”的核心材料——高分子纳米凝胶膜。

重庆禾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一部部长钱德伟介绍:“我们这个凝胶膜是需要夹在两片玻璃中间,当环境温度升高的时候,凝胶膜中的高分子链会收缩,形成一个雾化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它可以阻隔96%的红外线 和99%的紫外线,当温度降低的时候,凝胶中的高分子链又会扩张开来,这时候就会形成透明的一个状态。我们这种‘靠感知温度自动变色’的玻璃,不需要任何外接能源,是全球首创的。”

重庆禾维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曾科说:“在夏季,热致调光玻璃可以让建筑室内温度降低3°C至8°C,就像安装了一个‘天然空调’。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南部顶面整体使用热致调光玻璃,经过我们测算,全年节约45万度电,能耗降低3%。我们参与了国家的《零碳建筑技术标准》,我们的材料也是符合该标准的零碳建筑材料。”

一块玻璃的迭代升级背后,我们看到的是重庆新材料产业的强劲势头。新材料之新,不仅在于自身的研发创新,更在于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以一域之新,服务全局之新。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陈霆 李小白 刘泯尧)

(  责任编辑:王铎翰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