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土壤污染调查费时费力费钱问题,重庆高新区探索建立了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位于金凤镇白鹤村的这块农用地,正在申办为住宅用地。如果放在改革以前,不仅花费时间长,费用也不低。
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土地开发部工作人员余尉卫说:“ 地块面积约300亩左右,调整为居住用地,以前我们就需要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还要组织专家评审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费用在四、五十万左右。”
实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后,因为土壤污染潜在风险低,这块农用地被纳入其他地块加以管理,很快就完成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后续建设打下了基础。
重庆高新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土地开发部工作人员余尉卫说:“新规出台之后,我们就只需要开展简易调查,也不用组织专家评审,费用也不到7万元,一周之内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据了解,重庆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将区域内涉及规划调整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划分为重点地块、一般地块、其他地块加以管理,施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分类调查,分类评审。
高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科副科长王东说:“重点地块我们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开展调查并编制报告,而且要由生态环境局会同规资局组织评审,一般地块则区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开展调查并编制报告,由业主单位自行组织专家评审,然后其他地块只需填写简易调查表,也不再开展评审了。”
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已完成13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调查费用从改革前的近350万元减少至50余万元。
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邓代兵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改革举措,着力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特约记者 谭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