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走进“非遗”文化 传承工匠精神

为了让学生立足实践,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暑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举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共3500名学生参与,实践团队达200余个。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悠悠匠心”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了云南昆明,近距离参观和体验了剪纸、微雕、传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传承千年的剪凿遗韵

汪元是云南省著名剪纸艺术家,同时也是昆明市2007年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进他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不仅有飞禽走兽,人物鱼虫等传统剪纸,还有一本厚厚的剪影集。翻开剪影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

图片1.png

汪元工作室部分作品 尹立芸 摄

汪元老师擅长的是人物剪影。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张B6大的纸,短短30秒的时间,一张学生的剪影如同变戏法般出现在了他的手上。学生们看到“模特”的侧影如同照片般定格在纸上,无一不感到惊叹。

图片2.png

汪元老师裁剪的实践团成员剪影 张悦 摄

汪元老师告诉学生们,剪纸已经存在一千五百多年了。为了剪纸艺术这一文化瑰宝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既要注重传统激发,也离不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与时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吸引眼球的作品,才能让剪纸艺术走得更远。

方寸之间展乾坤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更是集中国文化精华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多为自然界相像的东西。微雕是凸出来的,富有立体感。它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其作品需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微雕施工极小,没有相当高的微观雕刻技艺和书法功底以及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且刻作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冉隆泉老师介绍,“这是我看着显微镜一点一点雕出来的。要学微雕,首先要有美术、书法功底,再加上高度的专注力,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耐心,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1662304686866.png

冉隆泉老师作品 刘坤 摄

与微雕“较劲”三十余年,冉隆泉已蜚声国内外。“不管怎样,有人喜欢,这门手艺就会存在。我也会继续下去。”冉隆泉说。三十多年来他也一直践行着他说过的话,在方寸间不断的雕刻属于他自己的乾坤世界,只要有人喜欢,这些微缩的小世界就会一直存在在这个世界,这个于指尖造万物的技艺就会一直传承下去。

巧夺天工为传承

传拓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早在隋以前传拓之术就被用于摹写碑刻经文。在复印机、照相机发明之前,传拓是图像甚至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被誉为“中国最古老的印刷术”。

在云南省图书馆内,张衡老师工作室成员和孤独症患者们正在进行传拓的体验,实践团成员们也加入了其中。通过张衡老师讲解得知,“宣纸浸润敷器物,朱墨扑拓现原本。”所说的就是传拓:将轻薄柔软的宣纸覆于器物表面,用打刷“打纸入凹”直至表面图案全然显现,再用蘸了墨的拓包反复击上色,以此还原实物风貌,令金石之纹传之永久。

张衡老师介绍,在传拓流程中,上纸技术非常关键,有“七分上纸,三分上墨”的说法。纸张的选择一般是纸质细腻、柔软而有拉力的生宣。每次传拓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器物选择干纸法或湿纸法上纸。纸张覆盖在器物表面后,需要用毛巾将纸轻压下去,其中,压也是有技法的,太轻,纸不能与器物完全贴服;太重,薄薄的纸又极易破损。随着墨水在纸上氤氲开来,物件的纹理开始凸显在宣纸上,一幅清晰的画面徐徐展开。

上墨作为传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上墨前用蘸了墨的拓包反复击打墨板,墨汁经过拓包的撞击飞溅出细小的墨点,墨色逐渐变得均匀。为了使拓片层次分明,通常需要上三四次墨,一次打底、两次优化、第三次查缺补漏、突出重点。

图片4.png

张衡老师与实践团成员的合影 刘坤

(  作者:王成伟 周雨歆 林俊男 陈慧凌  )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