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 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20名外籍留学生同台竞技 他们有着共同爱好:中国文化

戏曲、书法、舞蹈、剪纸……6月1日,重庆师范大学校友会堂内,一场精彩的比拼正在进行,这是首届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大赛决赛国际学生组比赛的现场,用这些技能一次次赢得观众掌声的是来自重庆各大高校的外籍留学生们。

微信图片_20220601205250.jpg

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承办,重庆市孔子学院工作联盟协办。

去年12月,首届重庆市国际中文大赛初赛启动,全市共有45所高校的297名中国学生、157名国际学生参赛。经过初赛、复赛两轮比拼,来自24所高校的40名中国学生和20名国际学生进入决赛。

在本次决赛中,国际学生组的留学生们虽然展示的才艺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爱好:中国文化。

微信图片_20220601205824.jpg

因为一首歌 他从高中时期迷上中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伴随着吉他声,一首《送别》在决赛现场响起,演唱它的是来自斯里兰卡的留学生易朗,为了在比赛中有出色的表现,他已经练习了近一个月,他将这首歌唱给了评委与观众,也唱给了自己。

作为重庆师范大学大四学生,易朗即将毕业,但他的愿望是继续留在中国,留在重庆,为此,汉语专业的他刚刚参加了研究生面试。

“希望能有一个好结果,能够让我继续学习中文。”虽然已经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易朗仍不满足。他说,自己从高中时期就迷上了中文,如今的他已经能够流畅地演唱任何一首中文歌。

微信图片_20220601205800.jpg

易朗与中文的缘分来自一首中文歌,5年前,远在斯里兰卡的他偶然间听到了一首中文歌,从此便进入了“单曲循环”。喜欢听,却不会唱,这是当时的他最大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在读高中的他开启了中文的学习之路。

因为一首歌迷上中文,从斯里兰卡来到中国后的易朗却发现,中国让他喜欢的不仅仅是中文。

“我有一个学长,也是我的好朋友,每年,他都会邀请我到他家过年,他的热情让身处异国的我温暖不已。”易朗说。

因为喜欢中文 她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与易朗有着相同爱好的是来自白俄罗斯的婉姈,她学习中文已有6年时间,与易朗为唱歌而学中文不同的是,在重庆大学读法学专业的婉姈只是单纯地喜欢中文。

6年前,还在读高中的婉姈认识了一位选修课老师,这位老师的工作正是教授中文,也正是这位中文老师,让婉姈发现自己对中文有着极大的爱好,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位同为白俄罗斯人的中文老师的字库就被婉姈“掏了个干净”。

“后来深入学习中文后才发现,这位老师会的其实也不多。”谈起自己的中文启蒙老师,婉姈满脸笑意,她说,虽然如今的自己学会的中文已经比当初的老师多,但她仍然对这位将她引入中文学习之路的老师充满感激之情。

微信图片_20220601205816.jpg

从白俄罗斯到中国,婉姈说,来到中国之前,她已经学会了几千个汉字。

“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让我在中国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此次比赛中,不善唱歌的婉姈选择了舞蹈,一段精彩的孔雀舞收获了评委的一致点赞。

因为爱上重庆 他学习了大量的重庆言子

“打望”“偷油婆”“逛gai”……如果不见人,只闻其声,你是否能够想到,这个熟练地说着一口重庆言子的人其实来自印度尼西亚。相比其他学习汉语的同学,西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四学生刘文才在他的汉语“技能树”上增加了一条分支:重庆版普通话。

微信图片_20220601205258.jpg

“我太喜欢重庆言子了,每回听到不懂的言子,我都会向别人请教,重庆人真滴嘿热情,每回他们都耐心教我。”刘文才说,在来到中国前,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大学四年里,他用自己的一颗求知心满足了曾经的好奇心,包括初到重庆时对“重庆话与普通话为什么不同”的好奇。

决赛中,刘文才选择以戏曲+书法的方式展示才艺,戏曲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这个爱好支撑着他从印度尼西亚来到了中国。

微信图片_20220601210426.jpg

“四面楚歌声,贱妾何聊生。”舞台上,刘文才一边展示戏曲技巧,一边挥墨写下了这份书法作品,一幅好字,换来一阵掌声。台下观众不知道的是,刘文才展示的戏曲和书法均为自学。

“这是我最自豪的两项才艺,希望这次比赛能够成为我4年学习的一次成果展示。”刘文才说,除了自己学习,他还经常通过社交平台向远在印度尼西亚的朋友推荐自己学到的内容。

微信图片_20220601205743.jpg


(  作者:冯锐   作者单位:上游新闻  )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