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云阳县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云阳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林冬利围绕“文旅发展的工作与不足”介绍相关情况。
9月28日,云阳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址馆开馆,该馆拥有长150m、高6-10m的世界上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已探明化石露头沿岩层走向出露长度长达18.2km,被古生物界誉为“恐龙化石长城”。研究建立的重庆云阳新田沟组恐龙动物群,具有填补世界恐龙演化史空白的作用。云阳中侏罗世恐龙化石群是具有世界影响力、全国唯一性、重庆辨识度的独特性旅游资源。然而新馆开馆也是存在如交通,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林冬利介绍,,国庆7天,有3.1万游客来到云阳与亿万年恐龙亲密同框。为了用好“恐龙”这项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文旅资源,围绕大家关注的问题,需要做好游客体验感、获得感、知晓感三方面。
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服务设施,近期来看,将开辟更多的停车场,更新迭代园区观光车,丰富休息、餐饮、购物等服务场所和功能,调派增加导游人员,完善电子解说系统。远期来说,将加快建设主游客中心,不断优化园区整体配套服务水平,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下、体验好。
聚焦打造全国知名研学营地,加快建设“一馆一基地”,“一馆”即恐龙地质公园博物馆,“一基地”就是重庆侏罗纪科普基地,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展示地球与恐龙、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断丰富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让大家可以在云阳看遍世界恐龙、尽享恐龙世界。
进一步延伸恐龙IP的创作、生产和传播链条,加强云阳地质公园G环线推广,让云阳恐龙走向世界。将借助世界地质公园平台,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地姊妹公园联系互动,深化在公园保护、科研科普、旅游推广、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合作,联合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实现品牌互推、成果共享。
月光草坪
长江三峡是中国向世界推荐的黄金旅游线路之一,云阳作为三峡旅游的重要一环,云阳为打好“三峡牌”中有做了哪些工作?
林冬利表示,多年来,云阳一手抓自己的事,一手抓合作的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融平台。积极融入“大三峡·大巴山”旅游联盟、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等区域性发展平台,全面构建“政府+联盟+企业”横向联动机制,区域60余个景区通过不同主题线路实现“连点成片”,联合周边区县共赴珠港澳大湾区、西安等10余处地区、城市推广三峡旅游。
上个周末,在市体育局的组织下,由巫山、万州、云阳3地联办的2024环三峡自行车赛顺利收官,赛事首创的“骑行+游轮”模式,为广大朋友带来了全新的旅游和竞赛体验。
融产业。坚持“旅游+”“+旅游”思维导向,深化文体商城农工旅融合联动发展模式,通过业态融合、赛事活动融合等途径,成功打造了一批优质文旅、农旅融合项目和精品体旅赛事。
比如,去年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彭氏宗祠打造的黎明古村农文旅融合项目;今年云阳创新打造的“看沙排·趣云阳”沙滩运动季,整合了世界残排联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等多场顶级赛事。近些年云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融项目。坚持项目围绕旅游转,健全“重大项目+滚动项目”项目包装模式和“政府投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模式,落地建设恐龙地质公园、中国复眼(二期)等一大批标志性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江龙高速、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林冬利表示,下一步,云阳将聚焦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目标,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唱响“万里长江·天生云阳”城市品牌,为全市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贡献云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