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 旅游 > 家乡最美 > 正文

鞍子镇罗家坨苗寨——探寻彭水古村落

图片1

罗家坨苗寨。(摄影:陈兴盛)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罗家坨苗寨里有木质吊脚楼250余间,居住着80多户,350余名苗族村民,因村民全都姓罗而得名罗家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重庆最大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家族苗寨。2012年被国家民委正式挂牌命名为首批“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福禄山庄庭院幽深

福禄山庄位于鞍子镇罗家坨苗寨里,是一座三合院,为穿斗式二层木结构,单檐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整体保存完好,窗棂、柱础等构件造型古朴,直观反映了罗家坨苗寨内传统民居特点。

图片2

山庄全貌。(摄影:陈兴盛)

福禄山庄的主人是罗家坨苗寨村民罗万福和罗万禄两兄弟。罗万禄介绍,山庄为两兄弟共有,一家一半,共用堂屋。山庄名称各取兄弟名“福、禄”命名。 房前是开放式的院坝,前面栽种了各种果树和花草。院坝中间有一块凸起约30公分高的石山,正好把房屋均匀分成左右两边。

图片3

山庄一角。(摄影:陈兴盛)

据介绍,当初祖辈建房选址在此,见石山凸起正好在地基中间将其一分为二,故将其保留。从外面进入院坝,正对堂屋,往两边依次有正房、厨房、厢房、仓房、厕所等,两边是苗寨吊脚楼。院子有大大小小十几间房。站在外面往里看,给人以“庭院幽深”之感,而伫立院中环视,整个院子的门、壁、窗、坎,全是穿斗式木结构,窗棂精美大方,环境宽敞明亮,雅静宜居,让人流连。

老苗寨焕发新生机

走进罗家坨苗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李树、桃树,用石板铺成连户路旁葱茏翠绿的各种花草,丛林中鸟儿欢歌,庭院孩童嬉戏,何等迷人。

图片4

吊脚楼。(摄影:陈兴盛)

罗家坨苗寨,是重庆境内最大的苗寨。寨内依山而建的苗寨,木质结构的吊脚楼或是全封闭院式,或是半封闭厢房式,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在政府统一设计规划下,兄弟俩把老宅改造成了农家乐、民宿。

图片5

窗户上的雕花。(摄影:陈兴盛)

2016年开始,以农旅、文旅融合为着力点,分三期推进罗家坨苗寨提档升级改造工作。目前,完善了苗寨基础设施建设及寨内旅游步道建设,建成田园景观、荷塘景观和风情广场等项目,从苗族文化、农耕文化、田园文化和稻田文化等四个主题区,充分展现苗寨的全新面貌。

图片6

村民在吊脚楼上唱苗歌。(摄影:陈兴盛)

目前,罗家坨苗寨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村民的精气神都发生了极大变化。福禄山庄有十二个房间,每间可以住两人,每年利用自家楼房开农家乐和民宿,用自己家做的腊肉、豆花、糍粑、鼎罐饭、斑鸠豆腐、风萝卜等拿手饭菜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不错的收入。

图片7

游客在跳踩花山。 (摄影:陈兴盛)

(作者单位:彭水日报社作者: 陈兴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