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网罗天下 > 正文

“虹膜写真”突然爆火 这事“安全”吗?

最近,一种新兴的写真形式——“虹膜写真”,也叫“瞳孔摄影”,在市场上悄然兴起。在杭州,仅一个月内就新增了五家虹膜写真店。“虹膜写真”究竟是什么?为何突然火出圈?它的主要受众人群是哪些?记者也进行了探访。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上城区惠兴路上的一家虹膜写真店,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虹膜写真”照片,有单眼的,也有双眼的,虹膜呈现的色彩也极为丰富,棕色的像山脉,金色的像向日葵,浅色的像冰川,看起来十分震撼。店主肖锦涛是个“00后”,他告诉记者,他们店上周四刚开业,目前已经接了38单,价格在138到238元不等。

随后,记者也体验了一次“虹膜写真”的拍摄过程,拍摄设备有点像眼科的视力测试,将脑袋固定在托架上,睁大眼睛,保持不眨眼状态,此时,摄影师会打开灯光,用单反微距摄影拍摄虹膜照片,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拍摄完成后会进行后期修图,大约等待20分钟左右,就可以取到成片,可以将虹膜写真打印出来,也可以制作成吊坠的样式。区别于传统的人像摄影,虹膜写真,将镜头聚焦在人类眼睛中最为神秘的虹膜区域,因此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虹膜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虹膜写真”会不会涉及隐私泄露的问题。对此,店主表示,虹膜写真无法做到生物识别,和虹膜识别技术不属于一个领域。

此外,也有很多人关心,“虹膜写真”使用的拍摄设备和技术,会不会对视力产生负面影响?我们也咨询了眼科专家。

医生提醒,商家或消费者在进行虹膜拍摄前,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将托架彻底消毒,以免互相传染。

(  责任编辑:杨雨实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