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前方日记 | 见转机

44846136728255748

重医附一院胸心外科医生王小文

2月18日

早上醒来,身上还依稀能够闻到一股消毒水的气味,挠了挠手臂,上面的红疹还没有消。我不敢用力抓,抓破了喷酒精消毒时会更痛。

转头看了一眼床边的时钟,浅绿色的字体闪烁着,5:50,这么早又醒了,我又把头埋进了被子,但睡不着,脑海中浮现的是16床患者的氧饱和度,80%左右的饱和度,已经持续两天,一个老太太的身体,持续的缺氧能够坚持得了多久,如果再不见转机的话,很可能······

想来想去,翻来翻去根本睡不着。吃过早饭后,我在手机上翻看着刚刚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世界首例新冠肺炎病理解剖结果报告,其实大家已经在群里讨论过了,新冠肺炎是严重免疫损伤导致肺水肿和透明膜,简单形容就是相当于把肺套进了一个塑料袋,肺无法呼吸。肺无法工作导致的缺氧,会危及到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脏,很多患者都是最后心脏撑不住而死亡。

想到这里,我更加担心16床的危重患者了。

下午3点我准时进舱,来到15楼,我正想去看一眼16床情况如何,就听到护士说有病人插管了要转ICU,我心里一惊,立马跑过去问情况。听到不是16床,我略松了一口气。这时,麻醉科医生郝涌刚迎面向我走来,“刚插完管,马上转ICU”,我们边讨论边向病人走去。面对新冠肺炎这类经呼吸道传播的高致病传染病,插管时患者气道会直接开放,是呼吸道接触风险最高的时候,我们称“插管队”就是“敢死队”。但每一次插管成功,可以把危重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升,可以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些时间。

我们一同走进病房,护士快速整理各种管道和线路,医生捏着皮囊给氧,在这种高风险暴露和感染的情况下,谁都没有畏惧,我也赶紧冲上去帮忙转运病人。我看了一眼监护仪,红色的报警灯一直在闪,绿色的心电图波形快速地跳动着,“心率太快了",说着我跟郝医生对视了一下,眼神交流中我们都知道这可能是心脏最后的努力了。推进电梯,看着电梯门关上,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调整了一下呼吸,赶紧走向了16床。打开门,17床的婆婆赶忙给我打招呼,16床听到后,也转头过来,看到我就想摘下呼吸机面罩跟我说话,我赶紧阻止了她,她指了指面罩,我知道她难受。看了一眼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比昨天还要低,让我原本不安的心更加不平静。

我抓住她的手看着她,仿佛都能看到她胸膛里的肺,被憋着,劳累地工作着。

我知道目前没有方法能够把新冠病毒杀死,机体免疫与病毒之间的战争必然导致免疫损伤,我们要尽量确保身体器官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平稳度过。

我来到床边一边询问一边上上下下检查,仔细梳理着16床的病情,症状怎么样,气道和呼吸如何,循环好不好,内环境稳不稳定,营养支持够不够等等。仔细分析着呼吸机上划过的波形,滚动看着各项指标情况。从面罩开始,到管道,再到机器认真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根据婆婆情况,我调整了呼吸机参数,对漏气量等指标做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协助婆婆间断侧身与俯卧位通气,增加了水分的补充,避免气道过度干燥,补充了更易消化吸收的肠内营养等等。3-4个小时过后,蓝色的指脉氧数值跳动着逐渐往上增加,我心里略松了口气,有种“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在舱内工作,体力是平时的两倍,几个小时折腾下来我已经全身湿透,感觉比平时做手术都累。我来到办公室,对着打开的窗户吹风。突然鼻子一痒打了个喷嚏,遭了鼻炎又来捣乱了,我都能感觉到清凉的鼻涕流在了口罩里,算了,忍着吧。

(作者: 王小文 李珩)

(作者单位: 重医附一院 重庆日报全媒体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