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彭水:扶贫车间把岗位送到家门口

4月1日,位于润溪乡干溪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扶贫车间热闹非凡。

“今天是扶贫车间开工的第一天,好期待。”收到“上班”通知,4组贫困户钱书碧一大早就把家里的事情收拾好,来到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现场。

扶贫车间现场。

扶贫车间里干净整洁,整齐摆放着30台缝纫机。钱书碧坐在缝纫机前,拿起布条尝试着缝纫。“以前只是见过别人用缝纫机缝补衣服,自己没有动手做过。”但这并不影响钱书碧好学的信心,“能在家门口就业实属难得。”钱书碧十分珍惜这个就业岗位。

钱书碧家里因病致贫,以前长年在外务工,因患有高血压,她只有放弃外面的工作,回到家中干农活儿。“在家种庄稼,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钱书碧说,前段时间,村委会在宣传将建扶贫车间制作衣服,有就业意向的村民都可以报名,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这不是重活儿,不像以前我在外务工日晒雨淋的,坐在屋里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和钱书碧一起报名的还有21名村民,她们都是干溪村的在家妇女。扶贫车间开工,她们都兴奋不已。“从家里到扶贫车间,只有五至十分钟的路程,这不仅可以照顾家人,还能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方便极了!”村民对扶贫车间称赞不已。

业务员指导村民。

业务员指导村民。

村支部书记邵建明介绍,这个扶贫车间是村委会以集体经济的形式与彭水工业园区的恒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起来的。村集体经济花费6万元提供扶贫车间的缝纫机、桌椅、制作间等硬件设施。恒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则提供加工原材料,并进行业务指导。

工作期间,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每月,公司以计件的形式分发工资。“计件发工资的方式很合理,我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来这里工作,这样既不耽误家里的农活,也可以就近就业增加家庭收入。”钱书碧对这样的工作方式很满意。

车间里,除了机器运作的声响,还有互相交流制作经验的声音,业务指导员一边耐心地答疑解惑,一边实际操作正确示范。

“由于大家没有制作衣服的经验,公司专门安排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给大家进行一个星期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提升大家的业务水平,请大家放心地学习……”恒升服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波的一番话,打消了大家迟疑的态度,更加坚定了认真工作的信心。

“目前共有22名村民在扶贫车间工作学习,如果今后还有村民报名参加,我们还会增加缝纫机等硬件设施,满足大家就业需求,帮助农户增收。”邵建明说。

(作者: 刘蕊)

(作者单位: 彭水日报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