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彭水:消费扶贫,架起农民致富桥

手工红苕粉、土蜂蜜、土鸡蛋、野生菌等在内的近600种优质土特产参与展销,四天卖出了高达200余万元的销售额;

一个又一个消费扶贫订单源源不断“飞”进大山,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走出“山门”;

看着昔日愁卖的“土特产”,如今变成了一个个“抢手货”,变成了真正的“真金白银”,贫困群众笑开了颜;

……

近年来,重庆市彭水自治县积极推进消费扶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让土特产 “俏”起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

市民在超市“消费扶贫·直购通道”选购土特产。(摄影:唐源)

借力展销平台

拓宽销售渠道

“这次主要是推广我们的葛根,带了十多个单品,上午生意还可以,卖了四五千元,想努力把葛根系列产品推广出去。”1月2日至1月5日,在2020年重庆两江新区对口帮扶彭水消费扶贫爱心购活动中,参展商李永芬说。

据介绍,这是一次大规模、综合性的购销盛会,活动以“对口帮扶助脱贫·两江携手奔小康” 为主题,为广大农特产品企业、经销商和消费者搭建起一个产品交易平台,让彭水优质的农特产品能够走出“家门”,走上重庆主城市民们的餐桌。活动中,彭水手工红苕粉、土蜂蜜、土鸡蛋、野生菌等在内的近600种优质农副产品参与展销,吸引了不少市民提前来采购货品。

“就是这场展销会,我们4天就卖出了高达200余万元销售额。”县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力展销平台,不仅让彭水的农特产品一路畅销,还能进一步带动彭水农户增收致富。

...

市民选购好土特产后微信付款。( 资料图片)

借助展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积极鼓励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组织有代表性的农特产品生产主体参加西部农交会、渝交会等展会活动。开展彭水消费扶贫“爱心购”展会活动,集中推介、展示、销售彭水农特产品。

——开展旅游带动消费扶贫活动。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游客集散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销售专柜,推进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结合彭水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彭水自驾游“后备箱基地”,构建“游、购、娱、吃、住、行”一体化旅游格局,吸引旅游者购买群众农特产品与服务。

——深入推进“渝货进山东”消费扶贫行动,与山东聊城建立紧密的消费扶贫合作关系。衔接动员聊城市及所辖县区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积极购买或帮助销售彭水农特产品。招引山东企业来彭水投资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全县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加强产业项目对接,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全县农产品就地加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干部带头销售

土特产成爆款

“陈书记,我这里还有30几个鸡蛋,哪天给你拿来哈。”

“陈书记,家里还有手工苕粉和土蜂蜜,你圈子广,帮我们卖一下。”

……

在高谷镇共和村,这一幕经常出现。

村民们口中的陈书记,是共和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亚琴。她在下村入户走访了解情况,顺便帮助村民们销售土特产……

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陈亚琴了解到,农村的土特产品多,又是绿色食品。这些产品拿到场镇上卖,价格不是特别理想,而且有时还存在卖不出去的窘境。但这些土特产在城里人眼里看来,正是他们中意的好东西。

“国家不是提倡消费扶贫嘛,我们就考虑到能不能把这些土特产卖得更好,让好东西真正物有所值。”陈亚琴说,在经过反复调研,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土特产品走进城里人的饭桌,走消费扶贫助农增收路。

说干就干!在村组干部平时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陈亚琴带着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村民种植习惯和农产品生产储存情况。

根据调查情况,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按照突出本地特色、引导产业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确定了手工苕粉、土蜂蜜、土鸡蛋等12个品种。结合城里人家庭消费用量和赠送亲友需求,确定了单品和组合包共16种规格。在考虑一定人工、物流等成本基础上,参照本地市场价格和其他省份消费扶贫农产品价格,分别制定了相应参考价格。

随后,又将这些产品配以生动图片,并及时将产品信息通过民建市委会工作QQ群、微信群和驻村干部的QQ群、朋友圈发布。

图文并茂的农特产品很快受到欢迎,一个个消费扶贫订单源源不断“飞”进了大山,土特产也源源不断地走出了“山门”,真正变成了 “真金白银”。

干部带头销售,让土特产成为爆款。彭水将消费扶贫纳入结对帮扶工作,帮扶部门及单位带头参与消费扶贫。组织农特产品按有关规定定向直供直销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等食堂。制定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定点购买群众农特产品工作方案,推动全县财政供养人员消费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协调上级对口帮扶单位机关食堂、干部职工定向定点采购群众农特产品。鼓励全县各级工会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到农村开展工会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当地农特产品。

同时,彭水还积极动员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挥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动员民营企业参与消费扶贫工作,推动参与消费扶贫各类主体的消费需求与群众农特产品供给信息精准对接,推介乡村旅游与美食美景并组织动员全县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多渠道销售

农户喜获增收

这段时间,家住桑柘镇东风村3组的贫困户豆远辉一提起今年苕粉的收入,就笑得合不拢嘴。

“去年苕粉卖得又快又好,在家门口就卖完了,是我完全没想到的。”豆远辉说,“以前,苕粉都是自己拿到场镇上去卖,卖得价格偏低不说,有时还卖不掉。”豆远辉回想起以前卖农产品,心酸不禁涌上心头。

“现在好了,就在家门口,驻村工作队就帮我们把苕粉卖完了,还卖出了好价钱。”农产品在家门口畅销,豆远辉着实是打心眼里高兴。

“去年苕粉把自己吃的留出来,剩下的就卖了650元左右,这个还是要得。”一说起土特产苕粉的收入,豆远辉丝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

昔日变卖不出去的土特产,如今成了畅销品,农户也喜获增收。这对当地的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近年来,彭水推进供需定单化市场运作,汇总农特产品需求订单,组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按照订单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组织配送群众农特产品。同时推进以单定产规模化管理,以订单为导向,指导、动员贫困群众发展适宜的种植养殖业,实现“栽满种尽”目标,用订单指导产业发展,并由专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签订协议,“点单”生产,所产产品由销售平台采取“淡季保底价格、旺季市场价格”的方式收购后销往协议单位和市场,确保贫困群众农特产品“收完卖尽”。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加强与贫困群众利益链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作者: 唐源)

(作者单位:彭水日报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