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去年12月23日,《今日关注》以《基层减负,不妨先摘牌子》为题,报道了秀山县部分乡镇“滥挂牌子”的情况。各种牌子、各种名头,可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只有两三个人,基层工作人员在各种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下疲于奔命。新闻播出后,秀山县委县政府针对基层减负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一起来看《关注·回音》。
今年1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了秀山县溶溪镇。上次的走访中,溶溪镇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的门口悬挂了8块牌子,却只有两名工作人员,镇农业服务中心则悬挂了9块牌子。工作人员每天疲于奔波,应付着牌子的名目所对应的各种工作。
秀山县溶溪镇镇长尹红文说:“以前根据上面的要求,要有一些标识牌,否则的话,我们的工作在评估的时候,有些就过不了。”
镇里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牌子对应着不同的上级部门,而他们也要体现工作留痕,于是牌子越挂越多,负担也越来越重。针对这一情况,溶溪镇政府已经采取了整改措施。
秀山县溶溪镇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饶家洪介绍:“整改过后,我们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分工更明确,责任更具体,所以说每个人负责哪一块工作就专门负责哪个工作。”
取掉了各种名不符实的牌子,相应的服务职能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溶溪镇政府表示,他们对镇政府涉及到的所有服务性工作都进行了梳理,把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归类,对各个办公场所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明确的公示。
秀山县溶溪镇镇长尹红文告诉记者:“我们把牌子进行了规范,把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分工,责任进行了明确。”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秀山县膏田镇。这里同样是上次报道过的地方,一个办公室悬挂着多块牌子。目前,这里的状况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原来有5块牌子的办公室,现在就只有一块牌子。镇政府把各岗位职能梳理后,对于一些不应该由镇一级办事机构承担的事务交还给了县级部门。
秀山县膏田镇镇长余彪介绍,以前老百姓异地就医报销,需要回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办理,现在上级主管部门开通了电话备案制,可以实现异地结算。
同时膏田镇对于应该由他们承办的事务也进行了梳理合并。不仅减少了牌子,还优化了工作。
“乡镇科室职能职责更加优化,更加简洁,像关心下一代工作、未成年保护工作、留守儿童统计工作等,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们基层的负担。”秀山县膏田镇镇长余彪说。
原来这项关于未成年人的工作,对应上面三个部门,成为了三项不同工作。现在牌子摘下来后合并成一项工作。据介绍,秀山县举一反三,对全县5个街道、22个乡镇进行了全面的摸底,一共清理了300多块不应该悬挂的牌子。秀山县委编办的负责人表示,近期他们专门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规范各单位的挂牌方式,各乡镇不对应上级部门设置机构、不设议事协调机构,确有必要悬挂的牌子,也要实施联审准入机制。未经审核批准的,一律不得挂牌。
秀山县委编办主任王岗表示:“明确了硬性的规定,除党中央规定的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基层要挂的牌子以外,其余的所有牌子,凡是受到其他部门干预的牌子,我们一律不准再挂。”
近年来,中央和市委三令五申,要求查处形式主义,给基层减负。而悬挂很多没有必要的牌子,就是形式主义的一种体现。实际上,很多形式主义的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却在上级。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或者追求业绩,给下级布置许多超出基层机构实际承受能力的工作,还要求挂牌留痕,是导致基层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核定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让下级单位实现人按职责干,事儿按制度办,才能保障广大基层干部更好地履职、服务。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罗彬 鹿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