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局、聚焦民生,这里是今日关注。彭水县芦塘乡板栗村位于山区,村民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山泉水。然而最近十多年来,村里的水源地时常遭到污染,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面对这样的状况,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今日关注,我们来关注板栗村的水源污染。
彭水县芦塘乡板栗村村民:“这个水呀,天呐,像什么哟,你们赶紧来看一下哟,像厕所里的水,臭得不得了。”
这段视频,是彭水县芦塘乡板栗村村民前些天在水源地拍摄的,水里混杂着猪粪,又黑又臭。附近的半山腰有一个溶洞,常年泉水不断,是他们一百多人生活用水的来源。星光村位于溶洞的上方,村里有几十家养殖场,养猪产生的粪污,时常会流入溶洞当中,对山泉水造成污染。
芦塘乡板栗村党支部书记刘家续:“上游的养殖场,有几百头猪的都是上十家。”
芦塘乡板栗村五社社长张凤习:“水源就全部成那个粪便,黑汤汤来了,基本上是猪粪。”
据了解,星光村养殖场数量多,日常产生的粪污量,远远超出了养殖场自身的消纳处理能力,时常有养殖户偷偷向外环境排放。由于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黑臭污水顺着岩石缝隙向下渗漏,直接导致了溶洞水源被污染。
芦塘乡板栗村五社社长张凤习:“县政府、县委都报了的。”
记者:“有结论没有?”
芦塘乡板栗村五社社长张凤习:“现在就说给不到结论。”
彭水县芦塘乡板栗村村民苏大爷:“工作人员说这没办法,现在是查不出来,不知道污染来源,意思是查不出来,要不了了之。”
按照村民的说法,这样的不了了之,12年来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这些年他们就是靠自己过滤、沉淀被污染的水体,或者靠天宫照顾,下雨稀释污水维持生活。采访中,芦塘乡人民政府、彭水县生态环境局也都表示,他们进行过多次调查,水源确实是被养殖粪污污染,但要找到具体是哪一家养殖场在排放的确有困难。
彭水县芦塘乡副乡长赖明显:“目前追查来源肯定追查不清楚了,确实是无法溯源。”
彭水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小锋:“甚至我们去找不到排污的痕迹,这个是难度最大的。”
记者:“很可能这次调查也会不了了之?”
彭水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小锋:“对。”
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从源头上进行有效监管和治理,会不会是一条出路呢?
彭水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小锋讲到,“这一块我们思考过很多次,我们也向畜牧局,包括县政府提过报告,从源头管控我们的养殖户。”
加强源头治理的办法想到了,但是实施得怎么样呢?
记者:“养猪的存栏数量比较大,而用来消纳粪污的土地明显不够,这一块我们有什么方案?”
彭水县畜牧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杨静:“这一块我们只是通过土地消纳,具体我们没有什么方案。”
国家相关部委早在2020年,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畜牧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对养殖户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立畜禽粪污处理和粪肥利用台账,加强源头治理。而因为日常监管缺失,星光村众多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实际上处于脱管状态,连基本的台账都不健全。
彭水县畜牧发展中心资源化利用科科长陈明福:“每天产生了多少粪便量,粪便是如何处理的,养殖场也该做一个养殖台账。”
记者:“现在他们做没有?”
彭水县畜牧发展中心资源化利用科科长陈明福:“现在可能有些没做好。”
采访中,芦塘乡政府、彭水县生态环境局、县畜牧发展中心表示:针对这些年工作上的不足,准备开始采取补救措施:首先是从附近红光水库协调水源,暂时缓解板栗村村民用水难题;其次是督促养殖场完善三格式化粪池建设,强化处理能力。
彭水县畜牧发展中心资源化利用科陈明福:“处理不完的,还要用粪污运输车往外运,不能在土地消纳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再往土地里排。”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当地的生猪养殖数量、养殖规模进行合理调配,对养殖场进行引导,确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彭水县畜牧发展中心资源化利用科陈明福:“哪个地方土地好多,就只能配备好多养殖场,该减量的就减量。”
发展养殖业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环境、损害村民利益为代价。如何兼顾,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作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但愿这一次当地采取的整治措施,能够落到实处,不再不了了之。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吴忠利 王安礼 伍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