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全国爱牙日丨不同阶段如何预防口腔疾病

9月20日是第36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全生命周期守护·让健康从“齿”开始。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李刚提醒,从新生儿到老年,每个阶段都应重视口腔健康。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应每半年检查一次。

婴儿时期就应注意口腔清洁问题

“很多人开始关注口腔健康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其实从婴儿阶段开始,就应注意口腔清洁问题。”李刚医生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婴儿没有牙齿不用在意口腔清洁,其实是个误区。

“婴儿喝完奶后口腔内是有奶液残留的。因为婴儿无法刷牙或者漱口,也较少喝水。长期不清理口腔,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李刚医生建议,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前,家长可以在每次喝奶之后,用软纱布沾取温水为孩子擦拭口腔。

image.png

孕产妇治牙难度大 需在怀孕前先处理口腔问题

“孕产妇作为特殊群体,我们建议在怀孕前先处理好洁牙、补牙、拔牙等口腔问题。”李刚医生介绍道,孕期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建议孕前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

“怀孕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会明显升高,而牙龈是雌性激素的重要靶器官。”李刚医生解释称,激素水平升高会致使牙龈对局部刺激反应增强,造成原有的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炎性反应明显加重。

除了提前处理口腔问题,李刚医生特别提醒,在怀孕和哺乳阶段不要随意使用漱口水。“很多漱口水中含有酒精和抗生素等成分,会对胎儿和哺乳期的婴幼儿产生影响。所以孕产妇不要随意使用漱口水。如果确有需要,建议跟口腔医生沟通后再使用。”

别等“老掉牙”才重视 老人缺牙需补齐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缺牙问题严重,人均缺失牙齿7.5颗,只有18.3%的人牙列完整;在65岁至74岁老年人中,牙周健康率仅为9.3%,恒牙患龋率达98%。

“牙齿缺失容易导致咀嚼困难、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问题。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变化。全口牙丧失后会导致咀嚼困难,面容苍老。”李刚医生表示,不论失牙多少,除智齿外,应及时进行恰当的修复。

此外,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根面易发生龋坏。“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残冠、残根,应及时拔除,不然可能引起全身感染。”

(  作者:韩露 王铎翰  )

(  责任编辑:周思睿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