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绿水青山踏歌行 十年禁渔看长江丨重庆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bd8f37b92f44a438357f8adfbecd402.jpg

长江巫山段。 罗希睿 摄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是“三年强基础”的收官之年。12月6日,“绿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渔看长江”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重庆启动,重庆、上海、江西、湖北、四川五省市重点新闻网站的20余名记者,在4天时间里奔赴涪陵、万州、巴南、江津、垫江、巫山6个区县,实地探访长江“十年禁渔”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退捕渔民安定有序全部上岸

2019年,重庆启动退捕工作,2021年1月1日起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行十年禁渔。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全市退捕渔民安定有序,非法捕捞得到有效遏制,江河水面基本实现‘四清四无’,即清船、清网、清江、清湖;无捕捞渔船、无捕捞渔网、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水生生物多样性初步呈现恢复向好趋势。”今年7月,重庆市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莫杰介绍,重庆以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为出发点,加强宣传引导,加大财政投入,逐船逐户逐人兑现补贴。2020年11月,国家核定的5342艘渔船、10489名渔民全部上岸,提前完成三年退捕任务。

侦破非法捕捞案件1700余起

重庆全力做好禁捕,实现江河水面从“禁得了”到“管得住”。坚持标本兼治,既聚焦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形成震慑,又围绕防控薄弱环节加强监管、筑牢防线。多部门联勤联动,紧盯捕捞、运输、加工、销售各环节,全链条打击。常态化开展清船、清网、清违规垂钓、清涉渔市场“四清”整治,全方位巡查;实施“亮江工程”,布设沿江渔政AI高清预警点位937个,全天候监控。

三年来,全市累计查办涉渔行政案件4500余件,取缔禁捕水域“三无”船舶2955艘,清理残留网具5633张,劝导制止违规垂钓25万余人次,整改市场涉渔突出问题7300余个。全市公安机关侦破非法捕捞案件1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30余人,收缴非法捕捞工具3430余套,查获渔获物6420余公斤,打掉非法捕捞犯罪团伙310个,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发案率从2020年的53%下降至2023年的9.7%,有效遏制了重庆非法捕捞犯罪活动。

3aab1cc3ffa49ac74cd6bfe7be8f568.jpg

长江涪陵段。 罗希睿 摄

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5100余万尾

长江禁渔是缓解资源衰退的关键之举,目的是保护长江鱼类正常生长、繁衍,水生生物更加丰富、多样,长江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重庆注重“两手抓”:一手抓水生生物保护。系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完成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产卵场等鱼类重要栖息地摸底调查。启动长江上游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保种和人工繁育水平居全国前列。一手抓水域生态修复。开展涉渔工程“回头看”执法行动,督促落实生态补偿措施。科学制定放流方案,加强放流苗种监管,规范实施增殖放流。

三年来,全市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5100余万尾,有效补充了长江鱼类资源。据监测,重庆市长江鱼类的种类数和资源量较禁捕前均有所增加,长江鲟等珍贵濒危物种被发现的频次也越来越多。

(  作者:罗希睿  )

(  责任编辑:余韬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