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李红梅:用热爱“串改”人生

李红梅与她的作品“百财如意”。(李晨 摄)

李红梅与她的作品“百财如意”。(李晨 摄)

在重庆两江新区有这样一位女性,虽然身患残疾,但她始终追求生命的光华。

将珠子穿入鱼线,打结、交叉、拉紧,组合成叶子、花瓣、翅膀等图案,再发挥灵感设计造型……近日,记者见到李红梅时,她正在客厅沙发上制作手工挎包。一把剪刀、几袋亚克力珠、几串鱼线,这些看似平常的材料经李红梅之手,摇身一变成为造型精美、构思巧妙的工艺品。李红梅是一名“90后”,居住在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天龙路社区,从小患有先天性脑瘫。

“在我七八个月时,父母训练我走路,发现我腿脚无力,无法直立。”李红梅说,从那以后,父母开始带她在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求医,然而得到的回复都是:无法治愈。

由于手握不了笔,李红梅不能像常人一样写字;握不了筷子,她不能自主进食。但父母没有放弃,他们想尽办法帮助女儿克服身体缺陷给生活带来的障碍,不厌其烦地指导李红梅走路、吃饭、写字。

渐渐地,李红梅学会握筷子、刷牙、梳头等生活技能,如今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智能手机。“我只是比别人慢一点,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做。”李红梅说。

李红梅正在制作手工挎包。(李晨 摄)

李红梅正在制作手工挎包。(李晨 摄)

与“珠”结缘 一次“美丽的乌龙”

2014年,李红梅与家人在上海生活。在城隍庙游玩时,她第一次见到了串珠手工艺品。

“那是一个挂件,珠子亮晶晶的,在太阳照耀下闪着光。”李红梅仍记得9年前那个手工艺品的模样,“当时我特别喜欢,想买下来,但价格太贵了。”

回家后,李红梅对那个挂件念念不忘,便网购了“同款”。收到快递,李红梅傻眼了,“我买的不是挂件吗?怎么是一包珠子和几串鱼线?”询问客服后才知道,自己买的是材料包。

本来是一次“乌龙”,却成为了开启李红梅手工路的“钥匙”。“您可以试着做一下,我们有视频教程。”客服的话让李红梅跃跃欲试,她按照视频步骤,开始学习穿珠引线。

图为李红梅正在穿珠。(李晨 摄)

图为李红梅正在穿珠。(李晨 摄)

“最开始难免磕磕绊绊。”李红梅告诉记者,因为双手蜷曲,很难控制手指,常人能1秒穿珠,她可能要花5秒甚至更长时间,最小的珠子只有两毫米,光对准口就得很久,在学习串珠的各种走线法时,也得一直反复拆、不停试。

直到将材料包的所有鱼线用完,李红梅才基本掌握了串珠的基础教程。“那时我燃起了一股斗志,觉得自己能做得更好。”李红梅开始购买更多的材料包,学习制作纸巾盒、果篮、笔筒等各类造型手工艺品。

与“珠”为友 近十年陪伴

“南瓜盒大功告成,给自己鼓掌。”“玫瑰花完成,本来是单色,我改良成了双色。”“新作品,终于挑战成功了!”每完成一个作品,李红梅都会兴奋地展示到社交平台,近10年来,小到果篮、零钱包、笔筒,大到门帘、灯笼、中国结……李红梅就像玩“闯关游戏”一样,有了一件件“战利品”,父亲甚至为她定制了一个专属木柜来展示。

李红梅制作的中国结与装饰画。(李晨 摄)

李红梅制作的中国结与装饰画。(李晨 摄)

现在,李红梅已经成为了一位手艺师。日常的摆件她仅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很复杂的红灯笼也只花了一周时间。

“这个中国结很复杂,做起来是不是比较困难?”

“其实还好,多练练就会了。”

“这一株花用了五种颜色,做起来是不是很麻烦?”

“不麻烦,很简单的。”

提起这些作品的制作,李红梅显得很轻松,她天性乐观,热衷于挑战,“是家人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培养了我阳光的性格。”李红梅告诉记者。

李红梅做的“招财进宝”。(李晨 摄)

李红梅做的“招财进宝”。(李晨 摄)

李红梅做的红灯笼。(李晨 摄)

李红梅做的红灯笼。(李晨 摄)

“小的时候,她就喜欢看爸爸做木工。”李红梅母亲说,当看到女儿醉心于这些漂亮珠子时,她特别支持,“这些珠子似乎有魔法,能让女儿从早做到晚。我问她累不累,她总回答‘没事,我很喜欢’。”

李红梅为女儿定制的收纳盒。(李晨 摄)

李红梅为女儿定制的收纳盒。(李晨 摄)

后来,在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下,李红梅大胆创新、不断制作出各类原创且实用的作品。经过她改良后的收纳盒,能装纸巾和文具;能折叠的汽车模型可以放杂物……

李红梅女儿菲菲抱着母亲制作好的花瓶。(受访者供图)

李红梅女儿菲菲抱着母亲制作好的花瓶。(受访者供图)

“妈妈你好厉害,这个花篮真漂亮。”李红梅女儿菲菲是她的忠实粉丝,菲菲还写了一篇名为《心灵手巧的妈妈》的作文,在作文中,菲菲这样写道:“我因妈妈而骄傲。”

因“珠”当师 获取坚定力量

2018年,李红梅回到老家重庆忠县,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邀请李红梅到培训班教学,让更多残疾人、就业困难群众学会手工串珠。

“我特别兴奋,还有点紧张。”回忆第一次当老师,李红梅激动得一晚上没睡好,脑海里反复预想着教学场景。直到走上讲堂,摸着熟悉的珠子,她才放松下来,游刃有余地为台下学员讲解。

前几天,天龙路社区联系到李红梅,邀请她指导居民学习手工串珠,李红梅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有人喜欢手工串珠,喜欢我的作品,我会很开心,这是对我的一种肯定。”李红梅说,她希望让更多人爱上手工串珠,在一线一珠的编织过程中,感受到坚定与美好的力量。

据悉,为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天龙路社区在居委会大厅设置手工作品架,将李红梅的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并计划开展手工小组活动,通过李红梅带动更多残疾人、困难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以技筑梦。

天龙路社区展示李红梅的部分作品。(李晨 摄)

天龙路社区展示李红梅的部分作品。(李晨 摄)


(  作者:宋丹蕾 李晨   作者单位: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徐小婷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