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跨越500公里

2月23日,在重庆轨道交通“跨越500公里”新闻发布会上,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岳顺表示,随着轨道交通5号线北延段通车在即,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至12条,运营里程跨越500公里,向“轨道上的经济圈”迈出了坚实一步。

微信图片_20230223164720.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静 摄

引领绿色“新风尚”,延展城市“民生线”

织密“覆盖网”。目前,重庆“环射+纵横”的运营网络已经成型,284座轨道交通站点高效串联起机场、高铁站、各大商圈、大型居住区等重要功能节点,轨道交通客运量逐年提升,全网累计客运量83.7亿人次。2022年,客运量9.1亿人次,全国排名第7,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42%。今年春节后,日最高客运量425.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畅通“大动脉”。增强关键通道供给能力,打通穿山瓶颈6处、跨江通道12个,重要轨道节点的运力已超过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运量大、速度快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单向旅客最大通行能力达到每小时5万人次。

优化“服务点”。提升轨道交通服务品质,实施轨道运营站点提质增效等配套工程,整体提升105个轨道站点与地面公交的换乘,公轨平均换乘距离由215米缩短至35米,基本实现公交换乘设施全覆盖。

微信图片_20230223164943.jpg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凝聚奋进“新动能”,拓展城市“发展线”

搭建“城市骨架”。助推茶园、蔡家等城市副中心加快成型,助推西部科学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两江新区等重点发展片区加快建设,助推璧山、江津等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与中心城区协调联动发展。尖璧段建成通车后,从璧山城区到大学城的时间由30分钟缩短到5分钟。江跳线建成通车后,江津市民只需半个小时,即可快速进入中心城区。

串联“产业轴带”。依托轨道交通引导产业要素沿线集聚,串联龙盛、汽博、双福等片区,支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串联西永、空港、礼嘉智慧城等片区,支撑电子信息制造业万亿级产业集群,做强主城都市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轨道交通沿线商圈辐射能力大幅提升,“轨道、城市、产业”高效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打造“枢纽片区”。实施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打造了闻名国内外的李子坝综合楼,建成了全国首个商圈高铁TOD城市综合体——龙湖重庆金沙天街,正在建设红旗河沟站、南坪站、双堰公交站等TOD项目,计划建设微电园站、海峡路站等项目,一批标志性的项目正提速建成,站城融合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微信图片_20230223164511.jpg

开往春天的列车。陈沾弟 摄

打造重庆“新名片”,铺展城市“风景线”

破解“地形难关”。突破穿山跨江、车站深埋等世界性难关,建成全国最多的轨道交通跨江通道,建成全国最长的轨道交通山岭隧道——6号线铜锣山隧道,建成全国埋深最深的地铁站——9号线红岩村站,形成了地形适应强、跨江桥梁多、穿山通道多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攻克“技术瓶颈”。在全国率先构建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并上升为国家标准。培育了爬坡能力强、适应不同功能需求的跨座式单轨、As型车、双流制车等轨道装备产业。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先后斩获菲迪克全球优秀工程项目奖、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内外顶级工程奖项。

构筑“立体之都”。将轨道交通完美融入山水相依的立体城市,勾勒出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开往春天的列车”“云海列车”“单轨穿楼”等独具山城特色的美景享誉国内外,成为来渝游客热门打卡点,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山水之城独特魅力生动呈现。

岳顺表示,“十四五”期间,围绕构建内外贯通、普快结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力争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超过1000公里。

(  作者:陈沾弟   作者单位: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

(  责任编辑:康希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