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九龙坡:为了孩子们的暖冬 100名黄桷义工尽显“针爱”

“你买的这个线不行呀,打围巾太硬了。”

“这个线要用钩针,你问问哪个会钩针?”

12月11日一大早,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多名黄桷义工围坐在一起,一边商量如何把手中的围巾、帽子、手套织得更漂亮更舒适,一边挽线、起针、排花、穿边,很快一件件暖冬织物便堆满了桌子。

这是黄桷义工协会第八届“冬日针爱”志愿行动启动仪式的现场,与此同时,还有100多名黄桷义工分散在街道的9个社区,用爱穿织一针一线,只为给孩子带来一个暖冬。

志愿者正在编织围巾。(摄影:周邦静)

新样式上网学

义工冯永征、戈天素两人一组,手法娴熟,飞针走线一点都不含糊。

参加了8届“冬日针爱”的戈天素,觉得冯永征很厉害。“她打的花样多,菠萝花、太阳花、元宝、渔网、桂花针,样样都会,漂亮得很。”

“我是怕原来的老针法不好看,赶不上现在年轻人审美,就在网上查,然后跟着学。”冯永征说,自己还有些犟,如果觉得织的围巾不好看,就会全部拆线重新来过,直到满意为止。

这一次“冬日针爱”志愿行动,她在得知消息后,花了近2天时间,织出两条围巾、一顶帽子。“希望孩子们戴上既保暖又好看。”

“我不会上网,所以跟她现学。”戈天素说,因为自己有基础,学起来很快,想到孩子们戴上自己织的围巾帽子,就很有成就感。

老带新织围巾

63岁的义工“吴嬢嬢”吴荣涛,眼睛不好使,但织起毛衣来,眼镜都不用戴。因为她闭着眼睛都能织,这次还收了两个“新徒弟”。

26岁的李沁研、22岁的蔡琳是黄桷义工的“新生代”,第一次参加“冬日针爱”志愿行动。在现场,两人围着“吴嬢嬢”织着围巾,不时请求对方指点一二。

“我现在基本会了,就是不知道怎么收边。”李沁妍说,请教了“吴嬢嬢”一下就“开窍”了,打算这次为小朋友们织围巾后,也为家人送上亲手织的爱心围巾作新年礼物。

蔡琳是今年才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很早注册了黄桷义工,但那时学习很忙,做志愿服务的机会很少,“现在有机会我就会来!”

这一次,蔡琳和妈妈、姑姑一起来到“冬日针爱”活动现场,认真地学习织围巾,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献爱心,让孩子们过一个暖冬。

志愿者正在编织围巾。(摄影:周邦静)

暖冬物资暖人心

据了解,黄桷义工协会第八届“冬日针爱”志愿行动自发起到启动,已收到127名志愿者报名加入,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传递一点爱心。

黄桷义工协会常务副会长贺明凤说:“听说是给有需要的孩子织暖冬物资,大家都特别积极。她们停了平时的娱乐,一门心思织围巾、织帽子、织手套。”

同时,很多对针织一窍不通的工作人员,也加入了队伍,“小姑娘跟着老人家一起编织,交流也多了。”大家还建起了微信群,碰到问题会及时提出,群里讨论,乐此不疲。

在这次“冬日针爱”活动中,黄桷坪街道也鼎力支持。除了后勤保障,还特别考虑到孩子们的体质,选购了既保暖又柔软的绒毛线100多斤。同时,还有不少志愿者以捐赠毛线、织物的方式献爱心。

活动启动当天,就已收到志愿者编织和捐赠的围巾、帽子、手套300余件。待全部暖冬物资收集齐后,将分别送给凝冻山区和黄桷坪地区的孩子们,暖冬、暖人心。

(  作者:肖雨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周凯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