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大渡口:暖心“的姐” 传播社会正能量


曾信华(受访者供图)

今年51岁的曾信华,从事的士司机工作十几年,是首批“雷锋的士”司机,曾被评为助人为乐“重庆好人”。工作中,她坚持免费接送高考生、困难群众,帮助贫困儿童,与他们长期建立帮扶关系;疫情防控期间,她不辞辛劳、恪尽职守地服务每一位乘客,率先提倡免费接送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助人为乐,传递社会温暖,身体力行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句承诺

坚持服务两年

住在春晖御庭小区的姚茂其老人提到曾信华就赞不绝口。原来,他年过七旬的老伴儿张蜀玉患有肾衰竭,每两天就要去医院做透析。因为张蜀玉腿脚不便,需要轮椅出行,姚茂其和老伴年事已高,很多出租车司机嫌麻烦不愿意载他们。曾信华在了解情况后,就主动承诺,张蜀玉做透析的时候,她都会主动来接送老两口。

“我是在2017年一个冬天偶遇两位老人的,他们一大清早就站在路边,很多空车都不愿意载他们,我当时感觉莫名心痛,就赶紧将车靠边招呼两人上车。”曾信华告诉记者,就是这次偶遇,她为接送老人的承诺坚持了两年,不仅如此,雷锋车队的队友们在了解曾信华的承诺后,也主动站出来爱心接力,不管再忙、再累,他们从没迟到过一次。

2020年张蜀玉老人过世后,曾信华还一如既往关爱着张蜀玉的老伴姚茂其,逢年过节都会“走亲戚”看望姚茂其,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样的事,同样发生在曾信华对一名偶遇的残疾人孙孟兰身上。两年前,孙孟兰到医院看病,乘坐了曾信华的出租车。看到孙孟兰行动不便,曾信华不仅热情服务,还主动免收了孙孟兰的车费。素昧平生的两个人因此结下缘分。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曾信华定期免费接送孙孟兰到医院看病,还经常上门看望孙孟兰,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心存感动

免费接送医护人员

“比起医护人员,我做的真是小事,他们的辛苦我一直看在眼里。”回忆起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日日夜夜,曾信华说:“跟医护人员比,自己的辛苦微不足道”。

谈到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萌发免费接送医护人员的想法,曾信华说,那是在2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她偶然载了一位医生,听医生说到那段时间特别不好打车。

“有些司机一听说去医院,就说不方便,说白了就是怕危险,我也理解,但我不怕。”曾信华说,她还自愿报名参加公司组建的“运输服务突击队”,不仅为抗击疫情提供物资运输服务,还为有需要的客人提供运输保障服务。

当时参加“运输服务突击队”,她接到一笔订单是第二天凌晨5点送一位护士去重庆西南医院。“我问她怎么这么早上班?她说早上7点半上班,要上到晚上8点,去那么早,是因为要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工作。”

“那是一个小女孩,刚刚实习期满,工作还不到两年,身板看着也特别瘦弱。”回忆第一次接送的那位护士,曾信华至今还有些动容,“小姑娘下车时还叮嘱我,说我们接触的人多,要注意安全。”

接送医务人员的那段时间,曾信华也见证着“白衣战士”的辛苦。她说,自己那时没见过早上8点才上班的医护人员,都是提前很久到医院,最晚的凌晨2点才回家。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曾信华一直被触动着,也一直起早贪黑坚持着。累吗?担心吗?害怕吗?面对记者的追问,这位性格爽朗的“的姐”直摇头,“医生护士都在抢救人命啊,我这点风险,算什么呢?”

“我只是希望能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这场‘防疫战’贡献一点力量!”曾信华说她一定会坚持做好这件事。


(  作者:黄兰清   作者单位: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  )

(  责任编辑:张静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