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举行。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旋律回荡在鸟巢上空,国际残奥委会会旗缓缓升起、迎风而舞。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聚光灯下,是国际残奥委会会歌的演奏者。一支由44名视力残疾学生、2名盲人老师、1名指挥组成的管乐团——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在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22岁,年龄最小的10岁,指挥李沂念是唯一的一位健全人。
2019年10月10日,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老师李沂念(左)教扬帆管乐团学生王太樊练习小号吹奏的气息。(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扬帆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师、36名视障学生组成。历经10余年的发展,乐团现有视障学生70余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
2012年,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在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艺术节上表演。(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这支管乐团先后参加过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艺术节、中国第八届非职业优秀管乐团队展演、“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等活动,并在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解放军军乐厅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联合演出。
2014年,在北京音乐厅,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同台出演“最好的未来”梦想公益音乐会。(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此次的冬残奥会之旅,意味着一个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一个更大的挑战。从去年11月接到演出任务到参加正式演出,一共116天。扬帆管乐团加紧基本功训练,最终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
1月24日,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音乐厅,扬帆管乐团老师李沂念(中)在指挥乐团合练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从1月中旬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仅仅只有49天时间。出于保密的需要,管乐团无法依靠外聘专业老师,为孩子们读乐谱、录制有声乐谱的工作全部由本校老师承担。管乐团师生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师生同心,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5天时间内完成了乐曲的首次排练。
1月12日,在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老师李沂念(右)和同事一起录制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有声乐谱。(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改编后的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标准演奏时长1分58秒。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对于孩子们来说,谱、演奏、排练还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大的考验是来北京集训之后。
2月8日,在重庆江北机场,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参演团队准备乘机前往北京。(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2月8日,47名乐手赴北京集训。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加上饮食上的不习惯,最初几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困难也接踵而来……
长笛手田秀云在北京的排练场馆内进行排练。(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最大的困难是站立、队列行走、持乐器姿势的训练和表情的管理。”首席小号手王太樊说。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却需要重复练习上百次,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表情,全盲的孩子们完全无法感知,只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慢慢体会明白,比如,自然的微笑。
小号手王太樊在练习微笑。(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随队老师说,为了笑得更美,大家无时无刻不在练习。“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回程的车上仍挂着微笑,我还在打趣他,他却告诉我,天太冷了,笑僵了。”
冒雪前往排练场馆。(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天气寒冷,也是这群南方孩子需要克服的难题之一。3月4日开幕式当天,国家体育场夜间温度在0℃左右,孩子们要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铜管乐器在寒冷的空气中暴露太久后容易被冻住,第一个音很可能吹不响或者跑调,为此管乐团每天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半个小时以上,还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老师请教如何给乐器保温。
第一次室外排练。(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2月11日,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张海迪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后非常感动,赞扬管乐团“演奏得特别好,孩子们特别棒!”
2月11日,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馆,张海迪(前右)和扬帆管乐团的一名小乐手交流。(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封闭集训期间,孩子们的体力和意志都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开幕式联排往往是一轮接着一轮,一排就是一整天 。
孩子们在鸟巢进行排练。(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进入国家体育场鸟巢联排以来,更是几乎每天都接近凌晨才结束,回到驻地洗漱睡觉往往已经1点过了。期间演员不能带手机,也没有地方可以躺下休息,封闭的生活环境、艰苦的训练、高强度的联排,孩子们都一关一关地闯了过来。问他们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
孩子们手搭着肩膀进入会场。(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
因为他们知道肩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承载着满满的爱与期待,能够亲身参与到残奥盛会中,这份荣耀也值得每一个人全力以赴。坚强的意志,可以让他们心里有光,他们看不到百花齐放,但他们能听见花开有声!
孩子们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奏响会歌。(图片来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