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重庆九龙坡:治污治乱治景融合 全域全系全项整治

141名河长通过明察暗访、跨界联合、智能巡查等方式开展巡河8500余人次,解决河流管理保护问题150余个。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增殖放流鱼类种苗近150余万尾。3个集中式水源地和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长江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居主城都市区第一名……这一组数字,就是九龙坡区2021年河长制工作交出的优秀答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外倚长江,内拥13座水库38条河流,区内“一江三河”(长江九龙坡段和大溪河、跳磴河、桃花溪)为主要水域生态格局,境内长度约80公里。过去一年来,九龙坡紧紧围绕全市第3号总河长令,从一江三河到13座水库,构建一城活水生态水网,实现全域“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做活了水文章,做优了水生态。

...

九龙滩广场。(九龙坡区河长办公室供图)

人水和谐 推进长江岸线主轴提升

漫步九龙滩广场,原来光秃秃的消落带遍植鲜花,成片的芦苇荡随风起舞,为冬日江岸增添了丝丝生机。如今,这片“两江四岸”面积最大的“江滩大草原”已成新的城市打卡点。

从标志性建筑“九龙梯”出发,沿13条沿江步道拾级而下,市民可一览199米万里长江图的风采,继续下行则直达江滩,零距离感受长江风光。放眼望去,不远处的九建码头内,海军历史主题博物馆热度不减,吸引大批市民前来参观,长江美景与九龙半岛的特色文化基因完美融合。

...

长江九龙外滩消落带,一片绿意盎然。(九龙坡区河长办公室供图)

“九龙滩广场的蜕变,是九龙坡区治理‘两江四岸’的一个缩影。”2021年,九龙坡区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完成绿化美化和森林抚育1515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11公顷。为优化生态环境,整治非法码头17座,取缔、拆解餐饮船舶7艘,累计腾退收回、规范整改岸线1.03公里,清理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利用整治项目27个,整治河道“清四乱”问题5个,进一步筑美江岸轮廓。

...

如今的跳磴河。(九龙坡区河长办公室供图)

截污控源 打造跳磴河蝶变之姿

“通过三级河长带头,网格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聘请专业公司运维管理,打造智慧水务系统,全民参与五措并举形成全社会共管共享新格局。”九龙坡区河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打造“水清岸绿”跳磴河,九龙坡统筹河流整治与景观打造,将治污、治水、治岸、治景有机结合。铁腕治污,完成跳磴河干支流清淤21.7公里,规范全域垃圾收运。科学治水,构建微生物-食藻虫-沉水植物等构成的水下森林河道生态系统6万平方米。精准治岸,打造5.15公里生态护岸。海绵化改造老旧小区、厂区、街区,海绵城市面积达15.87平方公里。融合治景,结合中梁山特色工业遗迹,建成工业文化长廊、城市记忆文化墙。

2021年,跳磴河成功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整治典型案例。

...

桃花溪。(九龙坡区河长办公室供图)

标本兼治 重现桃花溪鱼翔浅底

桃花溪位于城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两岸雨污管网超负荷运转,水污染时有发生。对此,九龙坡区投入15.49亿元,实施桃花溪整治河道、清水灌流、雨污分流三步举措根治水污染,新增绿化8.8万余平方米,打造沿河绿道5公里,清除黑臭淤泥32万立方米,补充和完善排水管网约45公里。同时,开展桃花溪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三排”专项整治行动,解决排水管网错接破损引起的污水渗漏、溢流等问题30余起,升级改造沿河岸线绿地1.4公顷。

依托三级河长和网格扫码巡河平台,桃花溪流域已累计完成巡河3万人次,解决问题700余件,清理垃圾2000余吨,维护整治排水设施200余处。

...

大溪河生态走廊。(九龙坡区河长办公室供图)

宜居宜游 构建大溪河生态走廊

大溪河是九龙坡区西部三镇的“母亲河”,作为全区唯一农村河流,它的治理有别于城市河流的整治。

2021年,九龙坡区借助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脚步,聚力打造大溪河生态走廊建设,全流域开展环境治理、生态恢复、文化营造、景观打造,营造出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的生态绿带。目前,大溪河独善桥—二郎滩桥段工程已成功纳入水利部三峡后续项目库。同时,九龙坡区率先在全市率先开展农村散户污水治理,率先启动农村“三改一治”,实施1000户、200个院落环境综合整治,采取AO+接触氧化法,探索建立农村散户污水处理新工艺,排放新标准,彻底解决农村散户粪污处理难题。进一步推进大溪河水质改善。


(  责任编辑:王怡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