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重庆市第三届“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导游词讲解大赛暨第八届重庆市导游大赛(全国导游大赛重庆选拔赛)讲解(推介)员组决赛在大足区融媒体中心成功举行。最终,佘咏曦、张杨、许延宏等十名选手获得本次大赛讲解(推介)员组“十佳选手”称号。
本次比赛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旅游委主办,重庆市文化和旅游教育培训中心、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区文明办、大足区文化旅游委共同承办。为展示好重庆丰富的红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宣传推广“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旅游形象,展现“行千里·致广大”文化内涵,同时为重庆参加全国导游大赛选拔参赛人员,建立重庆对外文化旅游推介人才库和志愿者队伍。
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响应,全市万名专业导游、讲解(推介)员和广大市民、大中小学生参与其间。500余名选手进入大赛初赛阶段,选手初赛视频在“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IPTV(电信、移动、联通)平台以及抖音(西瓜视频)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的大赛专题专栏进行了集中展示,赢得百万网民点赞,各展示平台总浏览量超千万。
500余名选手中,有150名选手来自讲解(推介)员组,其中60名讲解(推介)员经评审进入复赛,12月1日,在大足,选手们围绕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44处大足文化旅游地标,据实景进行现场讲解,经专家组评审,最终20名讲解(推介)员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现场。
在决赛活动现场,20名来自重庆各景区景点的讲解(推介)员们通过“知识竞答+即兴讲解”两个环节的比拼,各展所长,将重庆的各处景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为现场的观众们献上了一道旅游“大餐”。评委从导游词讲解、语言表达、导游规范、形象风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审打分。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1号选手郎雪娟为大家讲解《巍巍少卿坊 悠悠岁月长》。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5号选手姜雪芮为大家讲解《夏布小镇》。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13号选手罗博文为大家讲解《大足石刻牧牛图》。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15号选手李婧为大家讲解《公馆耀明灯,萍踪映光华》。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7号选手佘咏曦为大家讲解《见证历史的相机》。
“欢迎来到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这里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佘咏曦介绍,在这里陈列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一台产于上世纪40年代的德国禄来牌相机,相机的主人周海婴和母亲许广平一道,用这台相机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段动人心魄的历史。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9号选手张杨为大家讲解《杨闇公的三本日记》。
“杨闇公是中共重庆地委的首任书记,他与人民大学校长吴玉章共同创建了四川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同时,他用自己的格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引领了杨尚昆、杨白冰等杨家满门忠烈,成为了我们潼南的骄傲。”张杨介绍道。
“我们的讲述从杨闇公的日记开始,这三本日记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记录了他从一名热血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张杨表示,“作为杨闇公故里的一名讲解员,我也有我的信仰,那就是:彰显杨闇公精神,弘扬革命正气,把杨闇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图为讲解(推介)员组18号选手许延宏为大家讲解《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万州作为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人口有26.3万人,三峡工程实现了万州人的平湖梦想,而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就坐落在我们万州!”许延宏介绍道。
“馆内有一座青铜雕塑——‘三峡明天会更好’,由16位人物形象组成,雕塑中间是一个骑坐在父亲肩上的小男孩,努力向上挥舞着手中的纸飞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移民干部搀扶着老人,默默支撑着移民前行;临行前,移民们带上石磨、锄头等家乡的生产工具,寓意他们在到达新家园后,仍然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自力更生……群雕生动刻画了百万移民‘告别故土、奔赴新家’的感人景象,诠释了百万移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牺牲奉献精神。”许延宏说道。
最终,佘咏曦、张杨、许延宏、张露、罗博文、郎雪娟、李婧、漆梅、莫婷婷、姜雪芮获得本次大赛讲解(推介)员组“十佳选手”称号。导游组“十佳选手”将携手讲解员(推介)组“十佳选手”全部被纳入重庆对外文化旅游推介人才库管理,并有望作为重庆市旅游推介大使,获得相关学习培训、文化交流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