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田本雄:奋战扶贫战线上的“老兵”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 卢先庆

从2011年开始,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到如今,一眨眼就9年时光。9年的扶贫搬迁,让田本雄成为了扶贫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也积淀了一个醇香的扶贫情结。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他的心中,只有贫困群众住进了安全的房屋,他才能放下心来。

15

勤学习,争当业务精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是在重庆巫山,有很多偏远穷困的地方,却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无路无水无电无产业的“四无村”,在高山地区十分常见。当地人住在破旧的土房里,守着大山过着贫穷的日子。

田本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通过乡村实地走访调研,他深刻认识到,要让贫困群众真正脱贫,必须搬出大山。

易地扶贫搬迁称为脱贫攻坚的“上甘岭战役”,政策性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群众内生动力弱,工作难度大,需要深入细致、艰苦扎实的高效推进。2008年,巫山开始实施易地搬迁,并创造了庙堂乡整乡搬迁的奇迹。

刚从事易地搬迁工作的田本雄,从一开始,就知道工作的难度。作为新兵,他从学习政策入手,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县易地扶贫搬迁文件,做到精准掌握政策、熟记政策,为对标对表执行政策打好坚实基础。此外,学以致用,他经常深入村社,与贫困村民一道,讲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讲解搬出大山的好处。同时,帮助指导乡镇解疑搬迁政策方面的问题,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问题和难点,确保政策执行精准。

掌握政策,宣传政策仅是做好易地搬迁工作的基础,只有真正让贫困群众搬走,实现脱贫致富,才是田本雄内心的目标。

巫山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8680户3156人,搬迁人口多,情况复杂。工作中,由于难度大、任务紧,难免出现群众不理解,执行政策不精准等问题。田本雄坚持在“严”字上抓落实。他严格对标对表执行文件,文件上怎么要求就怎么执行,在执行政策方面只讲原则性,不搞灵活性。在业务指导上精益求精,将文件政策和上级要求认真梳理成条,把握主要内容、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分清重点难点,形成条理清晰和操作性强的指导提纲,进行认真指导,做到举一反三。

通过多年探索和积累,田本雄成为了一把好手,每当遇到搬迁工作中的难题,只要他出马,都能迎刃而解。

当参谋,发挥助手作用

群众要搬迁,安置点怎么建?又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

田本雄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并通过实地调研,探索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他向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提出了《注重“三个结合”,加强融合发展》的建议。

他提出要坚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搬迁群众集中安置点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把集中安置点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使搬迁户享受到新农村的公共资源和服务成果。要坚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场镇、集镇周边合理规划布局一批搬迁安置点,依托场镇配套基础设施,降低项目投入成本。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搬迁户转户进城进镇,从事非农行业。要坚持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利用巫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把旅游资源区周边作为搬迁户安置的首选地。

这些建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并在庙宇杨柳安置点、邓家乡三岔沟安置点、笃坪乡兔儿坪安置点、铜鼓镇柳池安置点、三堰安置点等推广实施,效果明显,有效助推了巫山县安置点建设。

目前,巫山县已有1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布局在乡村旅游资源区,如竹贤乡下庄安置点、平河乡大峡安置点、骡坪镇茶园安置点等。18个集中安置点安置农户从事乡村旅游工作,年创旅游综合收入300多万元,带动237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吃上“旅游饭”。如竹贤乡下庄村安置点搬迁农户28户130人,其中11户搬迁户开办农家乐,年接待乡村旅游10000人次以上,收益30万元以上。骡坪镇茶园安置点贫困户骆运华经营“金大姐”农家乐,年收入10万元以上,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此外,田本雄还提出《抓好“三个保障”,巩固后续发展》建议,在保障搬迁农户用地、产业发展、转移就业,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真正履行了一名扶贫干部的职责,发挥了自己应用的才智。

战尤酣 脱贫不止誓不还

田本雄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近10年。作为一名扶贫战线老兵,他始终严于律己,坚持原则,尽心尽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毫无怨言。

群众的满意度就是工作的标尺。他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因为,他深知,扶贫工作无止境,而其中的易地扶贫搬迁,也不是一项单纯的建设工程,更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直接涉及千家万户脱贫成效和长远发展利益。

“只有全县贫困群众实现了安有所居的目标,我才能投身到新的战场去。”面对手中一大摞易地搬迁档案资料,田本雄战意更昂。(巫山台 卢先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重庆手机台